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k8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是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五省湖区流行,其中江西省的11个疫区主要位于鄱阳湖地区以及赣江的部分区域。近年来,鄱阳湖流域的血吸虫病疫情呈扩散趋势,疫区主要分布于湖区沿岸8县160个乡、镇,受感染威胁的人口达超过200×104人,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严重制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血吸虫病的分布传播与温度、光线、雨量和湿度等气候因子密切相关,其分布呈明显的区域性。作为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其孳生与分布直接影响着血吸虫病的流行与传播。在自然界中,钉螺一般在4~6月和9~10月活动频繁,气温和光线主要影响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繁殖、虫体在螺体内的发育和幼虫在环境中的生存(包括毛蚴的孵化和尾蚴的逸出)等;降雨量和湿度则影响钉螺孳生地分布,钉螺的地理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血吸虫的空间分布。鄱阳湖区水面血吸虫尾蚴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本文选取鄱阳湖血吸虫病疫区南昌、新建、进贤、鄱阳、余干、永修、星子和都昌8个站点查灭螺统计数据、实测气温、降水量等资料,构建鄱阳湖区气候变化—血吸虫病传播指数预测模型,预测血吸虫病传播;利用洛伦茨曲线、泰尔系数分析有螺洲滩的空间变化,结合GIS技术和Excel、SPSS等计量软件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人口迅速增长不仅与鄱阳湖区各县域内温度、降水量变化密切相关,与温度呈正比关系、降水量成反比关系;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播不仅在时间尺度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鄱阳湖区血吸虫病传播在湖区各县域内空间变化也较大。鄱阳湖区适宜钉螺、血吸虫的生境已向北移动,有可能造成血吸虫病疫情传播也会向北偏移,进一步影响鄱阳湖区血吸虫病疫情流行态势的蔓延。研究结果将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江西乃至全国湖沼型的血吸虫病防治提供借鉴的模式。
其他文献
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来看,土壤侵蚀现状研究是研究水土流失的一个重点方面,土地利用方式的选择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在2008年~2009年之间通过径流小区的方
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引起生态环境退化、人们生活贫困等问题。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目的是在治理工作中总结与概括出一系列行之有效、可供推广的石漠化治理的方法。本文针对
海洋和陆地作为地球表面的两大基本的地貌单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地球环境。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资源、环境压力日渐增大,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向具有巨大开发潜力
在经济发展和信息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对大数据的研究越来越多,这其中尤以空间数据的需求最为强烈,而这些空间数据中社交媒体地理数据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有很多学者对这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是目前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开展典型地区的案例研究是认识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同盆地中部丘陵区的代表县怀仁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已有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农业资源加速自由地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既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带来一系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住房问题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住房紧缺、房价过高、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等问题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解决中低收人群体的住房问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均耕地很少,可供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因此在土地利用方面面临着非常突出的问题。一方面,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在耕地保护的
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全球气候的变化越来越受到科学界的关注。对碳循环的过程、机制的研究,特别是致力于减少大气CO_2浓度的碳汇和封存技术的研究仍是本世纪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岩溶碳汇曾经被认为速率小,是一个长时间尺度的地质过程而在碳循环过程中被忽略。最近数十年的研究证明碳酸盐岩风化是一个快速而敏感的反应过程,已被科学界所接受,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将其从万年—亿年尺度调整为千年尺度。但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