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揭示由于我国给予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是生产性企业)以“超国民待遇”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分析国际、国内环境中对我国利用外资有利的因素,从而提出对我国应调整现有外资政策、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利用外资的一些观点,以对我国今后更好地吸引、利用外资提供参考。 第一章论述了“超国民待遇”的概念及其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关系。 “超国民待遇”是相对于“国民待遇”而言的概念,与之相关的还有“次国民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基本原则之一,一般要求所有国家遵循,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而“超国民待遇”与“次国民待遇”则多出现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其实施的方式方法和目的大同小异。诚然,“超国民待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超国民待遇”的作用并不重要,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这在我国十分明显。 第二章论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的不同特点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Ms)协议是规范东道国关于国际投资的措施最重要的国际协议,其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思考、借鉴和利用。此外,本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外资政策的不同特点,由此得到一些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利用外资的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同时,“超国民待遇”的作用会越来越弱,最终势必要从外资政策中淡出。 第三章论述“超国民待遇”淡出我国外资政策的时机已经成熟。 本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的环境对“超国民待遇”淡出我国外资政策相对有利,因此选择在这个时候调整外资政策,对我国吸引外资的数量和质量不会有大的不利影响。然后分析了相对于“超国民待遇”,外商更加看重我国所具备的其他一些条件和因素,进一步揭示了“超国民待遇”在当前我国吸引外资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我国多年来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的主要不利影响,阐述了笔者“‘超国民待遇’淡出外资政策更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观点。 第四章论述了在“超国民待遇”淡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适宜的方式方法。 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是一件大事,必须充分考虑国家的实际情况及各种影响因素,权衡利弊后作出抉择。在调整中必须把握好注重质量、地区导向、产业导向、统一执行、逐步推行等几个重要原则,选择适宜的措施。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适宜采用的模式是“在推行内外资企业整体公平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小范围地给予外资一些‘超国民待遇’”,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第五章论述在整体公平的条件下我国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更有效地利用外资。 在当前情况下,持续改善投资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外资并购和国内企业“走出去”,是我国保持并继续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提高利用外资效率的三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