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逸周书》是周代历史文献的汇编,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典籍。在历史上,由于自身源流不清等原因,《逸周书》的文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近30年来,《逸周书》的研究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然而《逸周书》词汇研究特别是代词研究却较为薄弱。因此,《逸周书》的代词研究尚有很大空间。本文对《逸周书》的代词进行穷尽性的调查统计,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法,把代词逐一归类,演绎其语法功能和语用特点。《逸周书》代词分为三大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把人称代词分为自称代词、对称代词和他称代词三部分进行讨论,研究它们的数量、频率、称数以及语法功能;把指示代词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虚指代词和无指代词四部分,分析它们的数量、频率和语法功能;对于疑问代词,我们从数量、频率、询问功能和语法功能等方面研究探讨,力求归纳其使用特点。除此之外,我们还采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既对《逸周书》代词进行横向比较,又注重历时探索,将其与殷墟甲骨刻辞代词和今文《尚书》代词进行比较,力求总结《逸周书》代词的语用特点和发展变化规律。和殷墟甲骨刻辞相比,《逸周书》代词的成员增多,如自称代词发展出了新的代词“吾”,对称代词发展出了新的代词“尔、乃、而、若”等;代词的语法功能进一步丰富,如对称代词“乃”在殷墟甲骨刻辞中只充当定语成分,而《逸周书》“乃”不仅可以充当定语,还发展出了作主语、同位语和兼语的用法。和今文《尚书》比较,《逸周书》代词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如今文《尚书》中“吾”只指称单数,而《逸周书》“吾”既可指称单数,又可指称复数:“兹”是今文《尚书》的高频近指代词,然而在《逸周书》中“兹”的数量和比例却大大下降,“兹”作为近指代词已经开始式微;今文《尚书》疑问代词最主要的询问功能是问方式情状,而《逸周书》疑问代词最主要的询问功能是问原因目的等。通过这种历时的比较,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我们对《逸周书》代词独特规律的把握,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总结归纳《逸周书》代词的使用特点,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完善我们对先秦时期代词发展变化的认识,从而为汉语断代语法研究做一些基础性的语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