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黄芩苷镁盐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来源 :承德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9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黄芩苷(Scutellarin)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21H18O12,是中药灯盏细辛的主要有效成分,主要用于脑血栓、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其制剂存在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现象,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前人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反应成盐后,不仅能够提高其溶解度,还能够增强其生物活性。大量文献提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因素与缺镁有关,缺镁也会影响到疾病的预后,镁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合成的盐在胃酸作用下会被还原为原物质,不宜直接口服给药,由于合成的盐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可以考虑注射给药。据此本课题组前期制备了野黄芩苷镁盐,提高了野黄芩苷的溶解度,并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探究了野黄芩苷镁盐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野黄芩苷镁盐的药效明显优于野黄芩苷。在确定了野黄芩苷镁盐的药效后,本研究主要考察静脉注射野黄芩苷镁盐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并比较了野黄芩苷镁盐和野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和组织分布特征,为野黄芩苷镁盐的使用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考察静脉给予野黄芩苷镁盐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和组织分布情况,比较野黄芩苷镁盐和野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和组织分布特征的差异,为静脉注射野黄芩苷镁盐的药效机制和毒理学研究提供一定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尾静脉注射方式给予大鼠野黄芩苷镁盐(10,20,40 mg/kg)和野黄芩苷(19.49 mg/kg)后,24h内在不同时间点眼静脉取血,采用UP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C-T)曲线,采用DAS 3.0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大鼠尾静脉注射野黄芩苷镁盐(20 mg/kg)和野黄芩苷(19.49mg/kg)后,8h内在不同时间点麻醉大鼠并摘取脑、心、肝、肺、肾、胃、脂肪、小肠、大肠、肾上腺、睾丸、卵巢、子宫、脾、胸腺、胰腺、肌肉组织,采用UPLC-MS/MS法测定各时间点不同组织药物浓度,探讨尾静脉注射给药后野黄芩苷镁盐和野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分布情况,采用DAS 3.0软件分析计算组织动力学参数,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色谱分析条件: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50 mm,1.7μm,Waters Corp.,USA);流动相:A相(含有0.1%甲酸水溶液),B相(乙腈),C相(甲醇)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0.5min,78%A;0.5~0.6 min,78%~70%A;0.6~1.5 min,70%A;1.5~1.6 min,70%~10%A;1.6~3.0 min,10%A;3.0~3.1 min,10%~78%A;3.1~5.0min,78%A,B相(乙腈)0~5min均为10%;流速:0.3m L/min,柱温:40℃,进样量:2.0μL。质谱条件: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负离子检测;野黄芩苷(镁盐)和槲皮素(IS)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461.0→284.9和m/z 301.2→151.0结果:1、静脉注射野黄芩苷镁盐剂量在10~40 mg/kg范围,剂量与AUC(0-t)和C0均呈正相关,野黄芩苷镁盐在大鼠体内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药动学参数显示野黄芩苷镁盐中剂量组的AUC(0-∞),AUMC(0-∞),VRT(0-∞),Clast,t1/2z等参数略高于野黄芩苷等摩尔剂量组,但两组间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野黄芩苷镁盐和野黄芩苷在各器官中均有分布,药物在肾脏中分布最多,在脑,脾中分布较少,组织药动学参数显示野黄芩苷镁盐在脾和卵巢内的AUC(0-t)明显高于野黄芩苷(p<0.05),而在胸腺内的AUC(0-t)明显低于野黄芩苷(p<0.05),此外野黄芩苷镁盐在脑,心,胃,小肠,大肠,胰腺,脂肪,肌肉中的AUC(0-t)均略高于野黄芩苷组。野黄芩苷镁盐在脑组织内AUC(0-t)是野黄芩苷的1.17倍,给药后8 h,野黄芩苷镁盐在脑组织内的含量是1.30±0.68(ng/mg),野黄芩苷的含量是0.32±0.16(ng/mg),与野黄芩苷相比野黄芩苷镁盐在脑组织内可维持低浓度的时间更长。结论:建立测定大鼠血浆和组织样品中野黄芩苷镁盐浓度的UPLC-MS/MS方法,方法简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满足野黄芩苷镁盐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的研究。静脉注射野黄芩苷镁盐和野黄芩苷在体内分布迅速,各组织中分布相对较广,代谢消除也较快,两组药物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类似,但组织分布存在一定差异,野黄芩苷镁盐和野黄芩苷在脾,卵巢和胸腺内的AUC(0-t)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原因和机制尚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相比于野黄芩苷,野黄芩苷镁盐在脑组织内能够维持低浓度的时间更长,这可能是野黄芩苷镁盐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优于野黄芩苷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以反复发作的视神经炎(optic neuritis,ON)和
目的肾间质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一个共同的病理损伤过程。前期研究我们发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 stem cell derived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在带有投资和红利支付的离散时间更新风险模型中,公司如何通过控制红利支付及风险投资和无风险投资的比例使股东破产前的累积贴现红利期望达到最大。该问题不但具有理论的,而且具有实际的意义。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章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接着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最后对整体框架作了一个简单说明。第二章是预备知识,该章对论文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作了详细讲解并针对投资和红利策略给出合
目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治疗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疾病的根治性方法,然而30%-70%的患者会出现慢性移植物
铜陵地区中生代岩浆岩分布广泛,多数岩体与铜金等矿床关系密切,但也有少量贫矿化侵入岩。对这些贫矿化岩浆岩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该区成岩成矿机制,同时将为丰富岩浆岩成矿差异性理论提供新的依据。因此,本论文以铜陵地区出露规模较大的贫矿化岩体(谢家龙垅岩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石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岩石成因,并通过对比研究(与区内与铜金矿化相关岩浆岩对比)探讨了造成岩浆岩成矿差异性的原因。
基于扩散过程的图像检索技术主要利用图像内在流形结构构成连接图,并将成对图像之间的相似度通过图上可达路径传递给周围其它图像,增强成对图像之间的关系,广泛应用于基于内
癌症是一类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忽略癌症患者体内生物分子特征,仅仅依据癌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传统治疗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治疗癌症的要求。通过分析患者的蛋白质组、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及代谢组等相关的生物分子病理学信息,精准医疗能够指导预防、治疗和缓解癌症的过程。越来越多人类癌症细胞系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组学等数据以及药物作用于癌症细胞系上的反应数据为建立药物反应预测模型提供了基础。本文提出基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miR-146b可能是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及预
纳米WO_3半导体的禁带宽度约是2.6eV,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光响应范围大、抗光腐蚀等诸多优点,是良好的光催化材料。但纳米WO_3导带位置较低,光生载流子易复合及还原性能较弱等问题,影响了其光催化的效率与应用。针对上述纳米WO_3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制备了纳米WO_3复合光催化剂,并探究了其光催化产氢性能及光催化作用机理。(1)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ZnIn_2S_4纳米片/WO_3纳米棒异质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且种属数量最多的类群,分布极为广泛,它的起源复杂,多样性程度高、且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因此其系统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长期热点。青鳉属具有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