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后,大学生创业成为当前大学生相关研究的热点话题。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既能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也能有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但是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创业比例低、创业成功率低的问题,因此,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其创业意愿,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从多角度为培养创业人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从三个视角探索个人特征、外部资源和社会创业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在个人特征视角下,探讨大学生个人特质、创业警觉性和机会识别与创业意愿间的关系;在外部资源视角下,研究大学生的感知社会支持、创业资源获取以及高校提供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自我效能以及创业意愿间的关系;在社会创业环境视角下,分析创业环境各个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构建三个结构方程模型,并参考成熟量表为模型设计测试量表。依托两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一届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向参赛选手发放问卷,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个人特征视角下,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外向性、宜人性、神经质)通过机会识别和创业警觉性影响其创业意愿。外部资源视角下,大学生的感知社会支持和创业资源获取以及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自我效能,进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社会创业环境视角下,创业政策、经济环境、教育环境、融资环境和社会文化会正向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明确各个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具体途径,以及不同视角下影响因素间的影响关系,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培养其创业兴趣,并协助家庭、高校等为大学生提供各种物质和精神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最终实现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