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视频流的配准算法设计与实现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无人机克服夜间、雨雾等恶劣天气或目标伪装等场景造成的误判,达到全天候监控的目的,实现“配准、融合、识别跟踪”的一体化目标,本文结合可见光和红外两种模态的图像或视频进行处理分析,并完成了较为关键的多模态视频流的配准过程。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多模态图像配准和多模态视频流配准的算法实现以及在无人机系统上的验证结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主要贡献包括以下三点:(1)提出并实现“DCE+LSS”的高精度多模态图像配准算法。研究分析在静态图像上提取目标轮廓的DCE演化算法,并对演化过程的终止条件进行改进,达到自动终止演化的效果。利用DCE演化得到的轮廓,采用全新的LSS特征描述子对每个轮廓点进行20?4维向量的描述,并将LSS描述子转化到对数极坐标中进行表示,以增强描述子对图像局部形变的容忍性,完成多模态图像的配准。(2)提出并实现结合时间、空间信息的视频前景提取算法。在“DCE+LSS”的多模态图像配准算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多模态视频流帧间的相关性,利用基于目标运动的背景建模方法提取多模态视频流中的目标(本文中记为前景)。该算法在本文中记为背景特征法(Background Features-method,BFs-method),该算法不仅改善了单独使用LBSP的背景建模算法造成的前景含有“空洞”的缺陷,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标前景提取过程中的“鬼影”现象。(3)实现无人机上多模态视频流的配准及优化。在BFs-method算法得到前景的基础上,进行多模态视频流的配准。首先对前景中的轮廓点进行基于像素级别的形状上下文描述,然后引入卡方检测和匈牙利算法,得到一个临时的全局配对点集合,本文改进了视频配准过程中缓冲池里匹配点对先进先出的更新策略,建立了全新的打分机制,对缓冲池中的匹配点对进行打分,由得分结果决定缓冲池中点对的更新,同时利用最小错误覆盖率逐步优化单应性变化矩阵,最终得到全局最优单应性变化矩阵,完成多模态视频流的配准。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高速发展,人脸识别系统与计算机视觉监控设备能够捕获到大量的图像信息。然而在光线较弱的室内或光照不均匀的户外等低照度环境下,由于非自然光源的照度
卷绕和飞剪控制一直是冶金、纺织、造纸等行业中研究的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围绕卷绕和飞剪的研究不断展开和深入。研究表明,良好的卷绕控制系统和飞剪系统在高精度制造行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决定了产品的优劣性。由于我国在相关行业中设备研发能力的不足,长期依赖进口,造成国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控制效果差等,以致市场占有率低。为此,提高国产设备控制精度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以西门子运动控制
市面上许多应用屈光方法构造的全景相机由于存在非零视差不允许离相机很近的对象进行无缝拼接。即使目前有许多主流的视频拼接算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但也会带来额外的运算开销,
软件定义网络与网络功能虚拟化是当前的研究热门方向。通过将软件定义网络与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相结合虽然能够为运营商提供便捷高效灵活的管理模式,但是对中间盒不合理的部
本文着重研究了向量均衡问题解的存在性与稳定性.借助于锥值映射的无限上连续性条件而不是上半连续性条件,论文首先建立了具变动控制结构的对称强向量拟均衡问题解的存在性结果,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所得结果的有效性.进一步,将上述结果用于讨论广义强向量拟鞍点问题,获得其解的存在性结论.其次,充分运用改进集的性质,在适当的条件下,证明了基于改进集的两类含参数双层向量拟均衡问题近似解的稳定性定理,包括近似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极速发展,数据信息的重要性愈发明显,源于二分类任务里数据偏态问题的不平衡数据,渗透到了生活的多个领域之中。近年来,对于不平衡数据的研究既是一个
本文针对三类分数阶耦合系统的可解性进行了研究.我们根据所研究系统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分数阶导数空间并且构造系统相应的变分泛函,将所研究的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解性转化为研究其对应变分泛函的临界点的存在性和多重性.在构造了变分泛函之后,我们应用三临界点定理和广义变分原理给出三类分数阶耦合系统边值问题解存在的一些充分条件.本文所得结果将整数阶耦合系统的可解性的一些已有结果推广到分数阶耦合系统上,拓展了变分方
社交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生的社交网络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数据信息。探索高校学生社交网络的特点和预测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学生社交规律、提前识别异常
机械化作业是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森林抚育采伐过程中因其作业成本高、难度大并存在各类安全隐患等问题,使得在进行技术开发、实践教学、工程培训中难以开展相关的教学
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的工作,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职业倦怠是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研究采用辅导员自身视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