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睡眠剥夺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探究睡眠剥夺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及疾病进展的影响,并明确自噬在此过程的作用。方法:(1)选取24只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SD组)与对照组,每组12例,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急性睡眠剥夺模型,SD组持续剥夺72小时;(2)观察两组小鼠一般情况,并利用Morris水迷宫分别检测其行为学改变;(3)两组小鼠腹腔麻醉,左心室灌流后断头取海马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两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4)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两组小鼠颞叶内侧皮层及海马组织β淀粉样蛋白42(Aβ42)表达情况;(5)IHC法测两组小鼠海马组织LC3的表达情况;(6)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两组小鼠海马组织中LC3-II及p62表达水平。结果:经72h睡眠实验干预后比较两组小鼠各项指标变化:1、一般情况:SD组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毛发无光泽,易激惹,对照组较前无明显改变。2、行为学变化:(1)两组小鼠定位航行逃避潜伏期时间:SD组(41.87±16.65)s较对照组(21.49±13.48)s的逃避潜伏期时程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P<0.05);(2)两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SD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1);相对于对照组(40.21±12.58)s,SD组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25.16±10.81)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差异(t=2.72,P<0.05);(3)小鼠搜寻策略改变:SD组小鼠的搜寻策略以随机式及边缘式为主,对照组以直线式及趋向式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7,P<0.05)。3、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规整,边界清楚,排列整齐致密;SD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胞体缩小,核仁皱缩,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周围界线不清。4、两组小鼠颞叶内侧皮层及海马组织Aβ42阳性反应物表达的比较:Aβ42免疫反应阳性物广泛存在于SD组及对照组颞叶内侧皮层及海马神经元中,并于细胞外基质聚积成大小不一的棕黄色斑块,SD组小鼠的Aβ免疫反应阳性物表达明显增加。5、两组小鼠海马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1)SD组小鼠海马组织LC3免疫阳性物表达增多;(2)WB法测得SD组LC3-II及p62较对照组表达上调,且两组间LC3-II的相对表达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5)。结论:(1)睡眠剥夺可促进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加重,导致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2)睡眠剥夺可引起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及颞叶皮层Aβ42聚集形成的老年斑表达增多;(3)睡眠剥夺可诱导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自噬活性增强,可能是其介导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及进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