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冲突与合作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在经济发展与金融监管方面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因此,转轨中的中国经济必须面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四起,动荡不定,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国际金融事件,这不仅给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金融发展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甚至引发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危机,而且也给人们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在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如何对金融业实施有效的监管。同时,我国还面临着着力发展经济的重要历史任务。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是搞好宏观调控经济的基础。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由于存在目的、微观操作,以及实现方法等方面的差别,二者表现出冲突的地方。本文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分析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矛盾的原因,即“惜贷”现象的本质。通过信号传递、优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中央银行如何与商业银行之间建立一个合理的合同关系以实现对商业银行的委托激励机制,并分析货币政策的微观主体企业与货币政策的传导者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的博弈关系,在理性人的假定下,协调好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利益问题,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这也正是本文在研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间关系的基础上找到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冲突的本质所在。但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因为最终目的的一致性,即,使国家经济金融健康持续发展,使得二者之间有着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在前面分析银行“惜贷”现象的博弈模型中,我们可以揭示二者冲突的根源;同时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形成良好的微观经济主体;加强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使商业银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并具备全面的风险意识,在银行内部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和监测机制。
其他文献
悲剧精神是悲剧主人公为实现某种美好的价值而同不幸命运抗争的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在中国儒家伦理文化大背景下,道德伦理与自然人性的悲剧冲突就成为中国悲剧精神的明显特征
<正>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的国家,老年人的人口比例日益增加.老年人患病多,用药多,且器官生理功能随着年龄逐渐老年化而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研究衰老对药物动力
宋代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明显的标志是秦汉以来封闭性坊市制度的彻底瓦解。北宋都城的梁(今开封)商业区“市”与居民区“坊
新课标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此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品牌服装展会,大连服博会也面临生存危机,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将大连服博会与国内外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在双边贸易领域合作发展迅速,贸易额不断增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拉美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国,双边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本文以哈尔滨市房地产为实际背景,利用本人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房地产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哈尔滨市房地产的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对
以系统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从自组织性、周期性和波动性等3个方面总结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的演变特征。以大南岳旅游圈为例,将旅游要素流的时空变换作为主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尿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ICAM-1在DN发病中的作用;初步观察DN肾组织ICAM-1的表达、分布,观察DN
<正>由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与吉林财经大学主办,吉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暨"中国经济新常态:特征与趋势"理论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