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青少年犯罪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chris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给青少年生活给予方便的同时也给其生活学习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当前,青少年在网络的影响下,犯罪日益频发,已成为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正确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如何正确处理网络文化下青少年犯罪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我国青少年在网络文化下犯罪的现状、特点、成因,以便在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下,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有效预防和制止青少年犯罪。本篇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犯罪概述。在这一章中,首先对网络文化的概念做出释义,概括出网络文化的内涵,以为后文在网络文化下展开论述奠定语境基础。在第二节中明确了青少年犯罪的概念。第三节中从五个方面分析并总结出网络文化下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一是侵犯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犯罪不断增多;二是财产型犯罪发案比例不断攀升;三是青少年团伙犯罪日益增多;四是犯罪手段变化多样,难以琢磨;五是诱发犯罪的不良网络文化严重侵害青少年。第二章,网络文化的发展对青少年犯罪是否具有影响?如若有,是什么样的影响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二者又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让青少年网络文化下选择犯罪。本章从四个方面,即网络文化下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信息化的网络为青少年犯罪提供契机、开放自由的网络为青少年犯罪提供有利条件、虚拟网络的交互性引导青少年走向犯罪,分别对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存在的内在联系一一展开论述。第三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剖析。这章主要论及网络文化下,青少年实施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包括青少年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及网络本身四个因素。第一节从青少年个体因素分析,分别从生理、心理、文化及行为四个层面分别进行探讨。第二节至第四节,分别从家庭、学校及社会三个不同的社会化主体角度,总结并分析其在青少年犯罪中的影响及存在的教育遗憾。第五节重点围绕当前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我国网吧管理秩序混乱,社会、国家对网吧监管不力;不良网络文化造成青少年观念发生偏离;虚拟的网络交往造成青少年性格缺陷,缺乏社会责任感。第四章,网络文化下青少年犯罪的治理措施。这一章强调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治理要以教育为根本原则,以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学校基础教育的缺陷,社会不良环境的外在诱惑,青少年自身的行为出现偏离。在分析造成网络文化中青少年走上犯罪的原因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社会及青少年自身等四个社会化主体出发,提出有效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应对措施,帮助其走出人生困惑,重新踏上人生新的旅程。本章中,对应上述网络文化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别从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发挥家庭监护和教育的功效、发挥学校基础教育作用、构建社会预防体系及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五个方面展开探讨,以求寻找一种适当的方式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目前工程计价方法,工程变更程序和定价原则,总结了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提高对工程造价管控的水平。
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法律语言必须规范。通过“建设法律语言库”、“总结法律语言应用规则”和“研制法律语言检验规则”的系列方法,可以引导法律语言规范化。
本文对黄酒中甜蜜素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估,分析了测量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度来源,并建立了测定过程的数学模型,量化不确定度分量,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给
城市规划是近代兴起于西方城市地理学领域里的一个常见概念。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对城市规划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总结出理想的城市模型。《考工记》中"匠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是社会鼓励并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高中生作为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亲社会行为状况不仅影响自身身心健康与和谐,也关系着社会的安
豆渣是大豆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其含量占干物质的一半以上。每年我国的豆渣产量巨大,大部分作为废弃物丢弃,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研究以豆渣为膳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设立的从事投融资业务的经济实体,主要是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筹集建设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为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举债融资规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参考借鉴了其中部分学者对于志愿服务动机维度的界定,研究并设计出了半结构性的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八名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在校大学生以及湖北省志
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人类的事业,他在关注人的基础上,对人进行研究,进而实现人和发展人,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流露出
绘本水彩插画是适合于儿童最浅显易懂的学习方式。优秀的儿童插图能为塑造儿童健全的人格打好基础,能促进儿童的脑力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人们在重视儿童教育的同时,对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