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IGF-1在1型糖尿病骨骼肌病变中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讨IGF-1在糖尿病骨骼肌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确定IGF-1能否作为该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指标,为早期干预和后期治疗提供研究方向。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实验组(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n=24)。成模6周、10周、14周后,分别取8只测血糖,ELISA法测定血清IGF-1、C肽、胰岛素的值。处死大鼠取右前股四头肌,每组用电镜观察肌原纤维及其中线粒体、血管、肌浆网等超微结构的改变,病理片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分析IGF-1局部表达。将骨骼肌纤维截面积(CSA)进行半定量分析,将IGF-1在骨骼肌的表达或含量换算成平均灰度值进行半定量分析。分析实验组IGF-1与CSA的相关度。结果(1) IGF-1多肽灰度在6周、10周、12周实验组较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6周、10周、14周实验组渐降低,6周与10周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周较10周明显降低(P<0.01);(2)CSA在10周、14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分别较4周前实验组降低(P<0.05),6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IGF-1在6周、10周、14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P<0.01),6周、10周、14周实验组渐降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电镜下从早期线粒体由轻度肿胀数目增多,部分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到后期大量髓样体形成,肌原纤维可见灶性溶解;从早期没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及肌浆网改变,到后期可见明显改变;(5)对实验组IGF-1与CSA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发现实验组骨骼肌IGF-1多肽与骨骼肌纤维CSA呈显著正相关(r=0.898,p<0.01);血清IGF-1与骨骼肌纤维CSA呈正相关(r=0.432,p<0.05),前者的相关度明显大于后者。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发展,骨骼肌病变渐加重,表现为线粒体,肌原纤维等超微结构破坏加重,骨骼肌纤维截面积缩小,肌萎缩程度加重,骨骼肌IGF-1含量渐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IGF-1水平降低,与骨骼肌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性不大。充分证明骨骼肌IGF-1多肽的含量与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骨骼肌IGF-1多肽更能反映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严重程度。IGF–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