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恶性肿瘤为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且恶性程度越来越高。胃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为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出了挑战,当胃恶性肿瘤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与表现时,其往往已处于中晚期。在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白细胞分化抗原 147(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7,CD147)、S100 钙结合蛋白(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S1 00P)、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2,MMP-2)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课题拟通过统计正常胃组织标本、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标本及不同分期的胃恶性肿瘤组织标本中的CD147、S100P、MMP-2和TIMPs的表达程度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推测CD147、S100P、MMP-2和TIMPs在胃恶性肿瘤的进展、浸润过程中的作用、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的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及诊治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行胃镜病理组织活检或经手术切除的胃组织标本,其中包括正常胃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早期胃癌组织及胃恶性肿瘤组织。所有组织标本共备份3组,一组切片采用HE染色,观察显微镜下的胃组织大体形态;另外两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记录显微镜下CD147、S100P、MMP-2和TIMPs的表达程度,然后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与胃癌前病变、胃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CD147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在癌旁正常腺体及间质细胞中表达较少。CD147在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仅为8.6%,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5.7%,在胃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3.3%。S100P在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94.3%,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2.6%,显著高于胃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D147、S100P分别在正常胃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胃恶性肿瘤的TNM分期中的I期、Ⅱ期、Ⅲ期及Ⅳ期中,CD14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2.9%、93.3%、87.5%及 100.0%,S100P 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5.7%、60.0%、25.0%及16.7%。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胃恶性肿瘤中的CD147与S100P的表达阳性率呈明显负相关(r=0.708,P<0.05)。3.随着胃恶性肿瘤分期的延后,MMP-2与TIMPs的表达阳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MP-2与TIMP-2的相关性程度(相关性1.0)要大于MMP-2与TIMP-1的相关性程度(相关性0.8)[结论]在胃恶性肿瘤组织中,随着TNM分期的延后,CD147的表达程度逐渐升高,S100P的表达程度则逐渐降低,并且CD147、S100P的表达程度均与恶性肿瘤分化程度、侵及浆膜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表明CD147、S100P可能共同参与了胃恶性肿瘤的浸润与转移过程。而MMP-2参与了胃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作为MMP-2的组织抑制剂的TIMPs的表达程度也得到相应的增加,但TIMP-2对MMP-2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大于TIMP-1对MMP-2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