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arry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在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搞好统筹兼顾。因此,它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口、资源和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要素。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自然环境脆弱与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造成中国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更有来自国内科技比较落后和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以及人们在认识上、行为上和制度上的偏差。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筹人与自然关系,是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从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入手,把人与自然关系置于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注重从政治角度上进行论述和分析,这是本文的创新所在。在此基础上,运用联系、发展、全面的以及动态与静态相统一方法,吸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科学技术哲学有关原理和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行之有效的法规和成功的经验,着力探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途径,也是本文的新意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阐释了“二王”帖学书风的概念,梳理其在历代的传承、复兴、流变,并分析了近现代早期碑帖地位转换和书坛书风的单一现象。重点就书学思想、理论、创作、实践和教育等
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横跨三个世纪,见证了清末动荡、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台海对峙等近代中国重要的一幕幕,是中国近代比较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变革面前,公众对政府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成本控制提出了越来越高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踝臂指数及卒中危险因素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评价踝臂指数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部位的相关性,并探讨踝臂指数与近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以
近年来,校园流行语现象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纵观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大势,我们发现学者们分别就校园流行语的性质、特点、来源、类型、产生的方式、流行的原因、所折射的文化
清高宗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其中436首为西域题材,记录了高宗在位期间清朝对西域统一战争和民族政策,表达了他本人对西域历史文化的认识与感受,内容详实。本文运用文献学方
低温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农作物的产量,并限制植物的地理分布。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则产生了一套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叫做冷驯化,它是指植物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条件
为了探讨利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可行性,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了试样的力学性能、相组成以及微观结构组织。结果表明:微波烧结可以在无压、气氛保护条
刘向作为西汉的大儒,其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得到后世的充分肯定,但对其文学成就的研究不足。《新序》、《说苑》、《列女传》作为刘向文学成就的典型代表,应该得到后人充分
小学数学微课题,就是小学数学教师围绕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典型教学问题,在反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梳理、归纳、提炼和研究而形成的短小、精悍的课题。这种课题来自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