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花清风藤为清风藤科Sabiaceae清风藤属Sabia植物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的干燥茎和叶,是布依族和苗族药物。有“小黄药、雅希强(布依族语)、黄肿药”等俗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西省和云南省,生长于海拔600-2900m的山中灌木丛和溪流旁的疏林间。其微寒,味苦,具有止血,利胆,清热利湿等功效。其主要用来治疗肝类疾病,尤其对于黄疸型肝炎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文献报道小花清风藤中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为三萜类、生物碱类、以及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决定了小花清风藤具有包括抗炎在内的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课题组前期已对小花清风藤50%和70%乙醇提取物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在其基础上为进一步挖掘其活性物质,本实验继续对30%乙醇提取物进行研究。综合运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中压MCI柱色谱以及半制备型和制备型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共分离到26个化合物,并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化合物名称如下:3,4,5-三甲氧基苯甲酸(1),香草酸(2),丁香酸(3),1,3,5-三甲氧基苯(4),对羟基苯甲酸(5),邻苯二酚(6),1,2,4-苯三酚(7),(-)-(7α,8S)-erythro-1-C-syringylglycerol-4-O-β-D-glucopyranoside(8),阿魏酸(9),香草醛-4-O-β-D-葡萄糖苷(10),丁香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南烛木树脂酚(12),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 acid(13),原儿茶酸(14),4-喹啉酮-2-羧酸(15),2,6-二甲氧基-4-羟基苄醇-1-O-β-D-葡萄糖苷(16),Threo-guaiacylglycerol-β-O-4’-coniferyl alcohol(17),protocatechuic acid-3-O-β-D-xylopyranoside(18),芦丁(19),n-hexacos-17-enoic acid(20),1-[1-羟基-2-(二甲基氨基)乙基]-3,4-菲二醇-4-O-β-D-葡萄糖苷(21),1-Deoxy-1-(3,4-dihydro-7-methyl-2,3-dioxo-1(2H)-quinoxalinyl)pentitol-6-carboxyl(22),[7-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3-羟甲基-4-羟基-6,8-二甲氧基-1,2,3,4-四氢-2-奈基]-甲基-O-β-D-葡萄糖(23),4-(3-羧基-4-羟基苯基)-2-甲基-2-丁烯酸(24),5-(3-羧基-4-羟基)-5-氧-2-甲基-2-戊烯酸(25),3.3-2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4-O-β-D-芹糖-(1→2)-4-O-β-D-鼠李糖苷(26)。其中新化合物6个(21-26),1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清风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3-4,6-18,20)。在分离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小花清风藤的基本活性及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利用LPS建立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使用Griess试剂测定其中产生NO的含量来判断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3,4,5,8,9,17具有明显抗炎活性,化合物10,12,14,15,22,25抗炎作用稍弱。H4做为一种天然生物碱类化合物,以糖苷形式存在于小花清风藤植物当中,是小花清风藤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实验发现其具有显著的体外肝细胞保护作用,对于新药开发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但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H4在生物体内代谢产物方面的研究。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四极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HPLC-QTOF-MS/MS),鉴定了H4在大鼠尿液、血浆、粪便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共鉴定了31个代谢产物,发现H4在大鼠体内主要发生羟基化、甲基化、磺酸化、葡萄糖醛酸化以及他们的复合反应等,代谢产物主要经尿液排出体外。本实验为H4化合物后续体内代谢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