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正在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快速发展。在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无疑是其关键所在。就高等教育而言,本科教育工作是其重中之重也是其核心基础。因此,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保障意义。本科教学质量的形成具有其规律性,其质量管理遵循一般性的质量管理原则和基本原理,充分运用质量的思维、质量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教育质量的问题。目前的本科人才培养普遍采用课程、专业、学院和学校的组织方式,而本科教学质量形成于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则是由多个过程构成要素即影响因素形成的。因此,在研究本科教学质量问题时,首先应了解本科教学质量及其形成规律。本科教学质量本质上是本科教学相关方要求动态性的具体体现,要明确相关方要求即质量要求。再从课程、专业、学院和学校四个层级出发,分别研究不同层级的教学质量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由于学院和学校是同属性的教学管理层级,文章将院校管理放在同一章阐述。最后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所建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以教学质量目标为导向的,以教学资源为支撑,资源-课程-专业-学院-学校五位一体,具有可测量评价和自我改进完善机制。根据这一研究思路,作者具体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首先,运用质量管理学中的过程方法和PDCA循环的管理原理,系统深入分析教学质量的形成规律,分别找出课程、专业、学院和学校四个层面的过程——功能结构关系,在全面准确把握影响教学质量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构建控制影响因素的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将理论成果运用于某高校的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课程和专业的质量评价均运用质量管理学原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该高校10门课程2016-2018年和4个新工科专业2015-2017年的数据,分别对课程和专业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综合评价值的排名。同时分析了各一级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值,识别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薄弱环节,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最后研究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基本原理,以“122456”的模型分析概述了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特征及内涵,构建了以教学质量目标为导向,PDCA循环贯穿于整个教学运行过程,最终以文件形式呈现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