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在加快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教育体制改革仍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专业设置尚未完全市场化,相当一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科学预测,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也直接影响到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效、社会的稳定性等等。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2010年,国家颁布并立即实施关于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相关文件,以缓解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困难。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利用麦可思调查数据,查询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佳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针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的实施方案。论文首先阐明了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背景、大学生业就业培训的意义,大学生就业培训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其次,对国外就业能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国内外就业能力培训进行研究。根据麦可思的工作能力分类,结合ASTD分析报告,归纳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胜任力、沟通力、适应力、交往与合作力、影响力等五个大的方面。再次,从高校、社会、个人及家庭三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现为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不同步、高校的就业指导不明确,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不够良好,政府部门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力度不够,个人的就业能力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个人的职业规划意识不强,家庭成员对就业者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再其次,根据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不佳的原因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以改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的不足,其内容包括,提升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师资素质;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招聘规模相适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培训制度化建设;提升相关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加强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在微观层次上,大学生自身应该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提升自我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增强创业意识。最后,总结本论文写作的优点、缺点以及2010年教育改革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