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外交流更加频繁,翻译在中外交流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作用,翻译在知识文化领域的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尤其突出。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日趋恶化,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而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至关重要,尤其是地质资源,因此人们设立了地质公园。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巴黎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目的就是促使各国将其具有世界保护意义的地点纳入“世界遗产名录”,让全球各国各尽其能,共同保护世界人民共同的资源。2004年中国的地质公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首次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有关全球地质公园的翻译的参考资料非常有限。本篇翻译报告选取了“大理苍山地质公园申请加入世界地质公园联络网的申请书”(“Application forMembership of Global Geoparks Network of Dali Cangshan Mountain GlobalGeopark”)作为翻译的源文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关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来翻译这篇特殊的契约文体的世界地质公园申请书。为了使译作更加完善,译者对相关的地理地质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在该文的翻译基础之上,本翻译报告就契约文体的翻译进行了尝试性研究。该翻译报告共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任务的描述,这部分包括对翻译背景、委托方要求及任务性质进行简略说明。第二部分是翻译过程的描述,在这部分中对翻译前的准备工作、翻译过程的描述以及译后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阐述说明。在这一部分中主要分为技术过程和组织过程两部分来分别论述,这部分是为下一个主体部分的写作做准备的基础部分;其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术语的查询在这部分完成。第三部分是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申请书这样的契约文体的特点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这部分是整个翻译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翻译中的部分例子论述契约文体翻译的三大特点:条理性、记实性和规范性;在这三大特点的论述中区别契约文体与描写叙述文体和公文文体的区别。文中还分析了由于专业背景知识不熟悉以及中西思维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错误,并由此提出该申请书的翻译策略。第四部分是对该申请书的翻译实践总结,其中包括翻译实践中未解决的问题及相关的思考以及对今后相关研究的启发。契约文体大理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申请书是较少的一种翻译题材,在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