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包封率高且稳定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L-DOX)。
方法:本文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阿霉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对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制备工艺的参数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了最优的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药物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建立了凝胶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的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对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观察了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形态,测定了其pH值、粒径和体外释放度,并对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研究。考察了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稳定性。以药物含量、PH值、粒径、渗漏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进行了3个月的加速试验和9个月的长期试验。对盐酸阿霉素脂质体注射液及盐酸阿霉素注射液进行了急性毒性研究。
结果: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中药物的含量,所制备的样品含量均在95.0~105.0%范围内。用凝胶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制备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均为90%以上。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理化性质考察结果表明,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在电镜下为圆形,其pH值为6.5,粒径在100nm左右。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在加速条件下3个月稳定,在冰箱放置9个月稳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LD50=43.572mg/Kg(40.092~47.354)。而小鼠尾静脉注射盐酸阿霉素注射液LD50为23.179mg/Kg(21.344~25.171)。
结论:制备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包封率及稳定性均可达到上市产品的要求,且毒性明显低于普通的盐酸阿霉素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