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间知识传播行为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jiangha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空间构架的基本单元和地区竞争力所在,并对区域产业创新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已经由传统的物质资源转变为根植于集群本地的知识资源,关于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从已有的相关文献看,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方面,关于集群企业间知识活动的研究尚不充分。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来看,集群企业间知识活动的活跃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兴衰,一些知识活力不足的产业集群正逐步走向衰落。因此,关于集群企业之间知识活动的研究正逐步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议题。   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组成单元,企业间的知识传播是产业集群内部重要的知识活动。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产业集群知识系统:基于网络演进与企业行为的分析》(70673010)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关注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知识传播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产业集群是一种比市场紧密、比科层松散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本文正是基于集群企业间知识传播的基本特性,将参与知识传播的企业划分为知识传播的主体企业和知识传播的受体企业两类。借助于博弈模型、传染病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对有关的知识传播活动进行了理论分析,试图解决集群企业间知识传播的三个基本问题:传播的知识来源于谁(who),即哪一类企业或企业联盟会不断进行知识再创造并处于知识传播的主体位置;集群知识传播的基本过称如何(How),即知识从主体企业向受体企业传播的机理;以及受体企业知识整合的时机选择问题(when),即受体企业何时对吸收的知识进行整合利用将使效率最高。   本文的主要的工作和研究结论为: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首先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群、知识管理和知识传播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理论综述和发展描述,本文认为知识资源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而知识传播是产业集群知识资源的动态积累过程。又因为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基本组成单元,因此集群企业间的知识传播将主导整个产业集群的知识活动,进而影响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这些表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立足点和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第三章)通过对集群企业间知识再创造的主体选择研究,明确了集群知识传播的主体选择。集群企业的知识再创造活动可能采取独立或联盟两种方式进行,本文分别采用基于斯坦科尔博格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基于sharply值的合作博弈模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集群企业尚未组成合作联盟,分别以大、小两类企业行事的非合作博弈状态下,小型企业将处于知识再创造的主体位置:在集群企业组成知识雨创造联盟的合作博弈状态下,联盟后的知识再创造收益将得到加强。   由于集群企业间的知识传播行为与病毒在人群内的传播具有很强的类同性,第三部分(第四章)主要借用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探讨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机理。本文将知识传播行为划分为同质企业间的传播、异质企业间的传播和政府参与的传播三种类型,并分别构建了相对应的传染病模型,讨论了三种集群环境下缺乏知识、掌握知识和升级知识三类企业之间的转化关系及平衡状态。其中缺乏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两类企业只参与首轮知识传播,升级知识企业是指已经淘汰现有知识并应用更高级知识的企业,对首轮知识的传播不再产生影响。最后该部分还借助于anylogic软件对传播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表明企业间知识的接触率、学习能力等均会对知识的传播行为造成影响,且不同集群环境下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对这些特征变量进行调控或政府直接参与均能够改变集群知识传播的均衡状态。   由于受体企业对吸收的知识进行整合利用的时机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同时点上的收益与成本存在差异,因而受体企业的知识整合利用行为具有期权投资的基本特性,只有当知识整合所带来的利润最大化时整合行为才能发生。因此第四部分(第五章)借鉴期权投资的时机选择模型,揭示了集群知识传播受体企业知识整合的时机选择。研究发现,受体企业整合知识所获得的收益与成本之间的比率存在一个临界值,当小于临界值时,缺乏知识的企业将选择保持现状,不发生知识整合利用行为;反之,缺乏知识的企业将停止等待,整合并利用新知识。比较静态分析中还发现,企业整合知识收益的方差参数、成本的方差参数、收益的期望增长率、成本的期望增长率等均会影响临界值的变化,并进一步影响受体企业知识整合的时机。   根据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理论分析,第五部分(第六章)归纳了影响集群企业间知识传播的特征要素。作者将集群企业看作知识传播的基本介质,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集群企业知识传播贡献的评价模型。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湖塘纺织产业集群的部分企业间知识活动调研的数据资料的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特征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知识传播的贡献度,验证了前三章的理论分析结论。另外,由于集群企业内部的知识活动基础对于知识吸收和知识溢出均有重要的影响,作者还构建了一个知识管理评价模型用于评估集群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并进行了实证性检验。   第六部分(第七章)是对文中所提出的研究模型和研究结论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对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其他文献
高职大学生人数在不断提高,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完善,高职大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显现出自我管理能力的欠缺,本文从高职大学生中常见的典型问题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组织赖以生存的重要战略资源,保障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受到广泛关注。组织信息系统的安全一旦遭到破坏,不仅会
期刊
作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细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具体体现.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需要统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