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FLTD-CMK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血糖/血钾比值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价值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80085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Ac-FLTD-CMK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细胞焦亡的抑制及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目的:据报道,细胞焦亡参与了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生或发展。Ac-FLTD-CMK是一种新合成的细胞焦亡抑制剂。然而,Ac-FLTD-CMK是否能抑制TBI后的细胞焦亡以及是否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Ac-FLTD-CMK对TBI小鼠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安慰剂组和TBI+AcFLTD-CMK组。使用重力下落装置制作TBI模型。伤后30分钟由侧脑室注射Ac-FLTD-CMK。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脑挫伤灶周围皮质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caspase-11、gasdermin-D(GSDMD)和caspase-3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 nt assay,ELISA)检测脑挫伤灶周围皮质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表达。同时进行行为学实验、脑含水量测定、伊文氏蓝渗出测定、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量测定、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修饰的d 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染色。结果:Ac-FLTD-CMK可显著下调caspase-1 p20、caspase-11 p20、GSDMD-N末端、IL-1β和IL-18的表达,减少LDH释放量、神经元死亡,减轻脑水肿和血脑屏障损害,并改善神经功能。结论:Ac-FLTD-CMK可以抑制小鼠TBI后的细胞焦亡,并减轻TBI造成的脑损伤。第二部分血糖/血钾比值对中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目的:许多血液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预测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 ain injury,TBI)患者的预后,但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血糖/血钾比值对中重度TB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7-2020.9收治的102例中重度TBI患者。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检验数据、血caspase-1及IL-1β进行分析,以确定能够影响TB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独立危险因素对TBI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24h内血糖、24h内血钾以及血糖/血钾比值是影响中重度TBI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 gistic分析显示入院GCS以及血糖/血钾比值是影响中重度TB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血糖/血钾比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 der curve,AUC)为0.75,GCS评分的AUC为0.791,两者预测价值相似。结论:血糖/血钾比值对预测中重度TBI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设计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长期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病率也逐年增加。据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近5.5亿糖尿病患者。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则显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其中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2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是胰岛素抵抗,长期糖脂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机体多系统损害,不仅导致眼、肾脏、神经、心脏、血管等多个组织器
脉络膜是眼部血管最为丰富的组织结构,在人眼解剖结构、生理代谢、光保护作用以及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其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故其成像受到色素上皮遮蔽的影响,普通影像学检查无法对脉络膜病灶进行全面而清晰的呈现。眼底影像学的进步为脉络膜成像提供了工具,也从不同角度评估脉络膜的形态改变。1956年应用眼部B超首次描述了脉络膜的形态,1973年吲哚箐绿脉络膜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
第一部分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通过促进血管生成减轻小鼠后肢缺血性损伤本研究旨在观察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CIHH)对小鼠肢体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后肢缺血损伤模型组(Ischemia),CIHH预处理+后肢缺血损伤组(CIHH+Ischemia)和假手术组(Sham)。Ischemi
喉癌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病理类型为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根据其原发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声门型、声门上型和声门下型喉癌,声门型喉癌最为常见。2018年,全世界喉癌的新发病例是177,422例,约占总的全身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左右,其导致的死亡病例为94,771例,且近年来,全球的喉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随着人们
目的: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尤其是老年人,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外泌体是由各种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质双层封闭的细胞外小囊泡,它被体内的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排出细胞进入体液,均可携带具有功能活性的囊泡内容物进行细胞间的生物信号传递,在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参与了机体各种复杂的生物学效应,如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衰老、凋亡等。在心血管系统,外泌体参与了心肌细胞的存活、心室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源于胃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主要原因。胃癌作为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男性发病率为每100000人中有18例,女性发病率为每100000人中有9例。胃癌的形成机制复杂,主要涉及基因修复功能异常、细胞生长、死亡和凋亡基因的功能紊乱等,相关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胃癌存在不同发展机制、检测标记物、临床病理特征。为了明确胃癌的发展机
第一部分室内燃煤暴露与血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性研究目的:探讨室内燃煤对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纳入752名研究对象,根据室内是否燃煤分为燃煤组和对照组。监测两组室内空气质量(PM2.5、CO、SO2)情况。2.q PCR检测血液中IL-8、SAA1、TNF-α、CRP的m RNA表达情况。3.校正混杂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室内燃煤因素与颈动
第一部分1,25-二羟维生素D3预处理对在体小鼠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影响目的:1.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心肌细胞自噬的变化情况。2.研究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VD3)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um infarction,AMI)心肌的作用如何。方法:1.选取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采用永久性
第一部分利用显微压痕技术测量中国人体全身显微骨硬度研究目的:利用显微压痕技术测量中国人体全身显微骨硬度,探讨中国人体全身骨硬度分布特征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纳入3名遗体捐献者分别为两名男性(62岁、58岁),一名女性(45岁)。去除骨周围软组织后,于全身中轴骨及单侧四肢骨水平,垂直骨干长轴获取多层面骨标本。使用显微硬度压痕测量仪在不同骨样品层面不同区域进行维氏硬度值测量。利用统计分析探索中国人体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lncRNA LIFR-AS1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探究lncRNA LIFR-AS1对胃癌的影响及其参与的分子机制,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胃癌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新的方向。方法:1.通过RNA-seq测序分析,发现在胃癌中存在lncRNA LIFR-AS1表达的下调;通过样本表达分析,进一步证明lncRNA LIFR-AS1在数据库胃癌样本、胃癌组织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