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包覆颗粒与碳化硅晶须协同增韧的自润滑陶瓷刀具研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vaf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干切削中,通过使用自润滑陶瓷刀具减小了刀具与工件间的摩擦,实现了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降低。但自润滑陶瓷刀具在实现刀具自润滑的同时,往往会降低刀具的力学性能,影响了自润滑陶瓷刀具的进一步应用。针对此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添加表面包覆改性后的纳米颗粒作为固体润滑剂,并添加晶须实现协同增韧陶瓷刀具的技术方案。通过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a F2前驱体,采用共沸蒸馏处理获得了分散性良好,粒径均匀的纳米Ca F2颗粒,其粒径为30-50nm。综合运用非均匀成核法和溶胶-凝胶法将Si O2包覆在纳米Ca F2颗粒的表面,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Ca F2@Si O2纳米包覆颗粒。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纳米包覆颗粒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获得了Ca F2@Si O2纳米包覆颗粒的最优制备工艺参数:TEOS的添加量3m L、p H值8.5、TEOS的滴加速度0.4m L/min、反应温度40°C、共沸蒸馏处理。纳米包覆颗粒的包覆层厚度可控制在1.5-15nm之间。制备了同时添加Ca F2@Si O2纳米包覆颗粒和Si C晶须的Al2O3/Ti C/Si Cw/Ca F2@Si O2自润滑陶瓷刀具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0vol.%纳米Ca F2和20vol.%Si C晶须的Al2O3/Ti C/Si Cw/Ca F2陶瓷刀具材料的抗弯强度为598MPa、断裂韧性为5.23MPa·m1/2、硬度为15.43GPa。添加10vol.%Ca F2@Si O2纳米包覆颗粒和20vol.%Si C晶须的陶瓷刀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其抗弯强度为712MPa、断裂韧性为6.89MPa·m1/2、硬度为16.52GPa。与Al2O3/Ti C/Si Cw/Ca F2陶瓷刀具材料相比,上述性能分别提高了31.74%、19.06%、7.06%。其原因是,Si C晶须的添加对陶瓷材料起到了较好的增韧效果;Ca F2@Si O2纳米包覆颗粒既增强了晶须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又弥补了添加Si C晶须导致的致密性降低。Ca F2@Si O2纳米包覆颗粒的添加起到了细化晶粒的作用,同时其诱发了穿晶断裂,进一步增强了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添加10vol.%Ca F2@Si O2纳米包覆颗粒和20vol.%Si C晶须的Al2O3/Ti C/Si Cw/Ca F2@Si O2陶瓷刀具切削40Cr调质钢的切削性能。切削实验表明:在相同切削条件下,与Al2O3/Ti C/Si Cw刀具相比,Al2O3/Ti C/Si Cw/Ca F2@Si O2刀具加工的工件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同时切削过程中主切削力、切削温度分别降低了46.2%、31.7%。其原因是在切削过程中,纳米包覆颗粒中的Ca F2析出,在刀具的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润滑膜。ATS刀具的前刀面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结磨损,后刀面主要为磨粒磨损,同时也存在微崩刃。ATSC@10刀具前刀面磨损形式主要为粘结磨损也存在磨粒磨损,后刀面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同时存在轻微的粘结磨损。纳米包覆颗粒和晶须的添加,使得陶瓷刀具具备良好的润滑性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切削性能。
其他文献
熔喷法是加工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重要方法。纤维直径是影响非织造布隔热、隔音和过滤等性能的关键指标。在加工过程中,超细纤维是在高速高温气流的拉伸作用下形成的,而气体速
本硕士论文主要根据Banach空间中的锥理论并结合Guo-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不动点指数定理以及不动点指数的性质等理论,讨论了三类含不定权函数的二阶微分系统正解的存
随着科技的进步,由于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愈发便利了,我们更要考虑迁移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构建数学模型时把迁移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使得模型更加符合现实,这样才会使
真空预冷技术(VC)以其显著的冷却效率和节能安全特性在农产品尤其是叶类蔬菜的预冷领域具有突出优势。但一些局限性如失水率较高、温度分布不均匀以及细胞损伤等削弱了其应用的
近年来,我国GDP增速稳步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稳步增长。房地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着很大比重,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视。新时期下,房地产行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转折点,
MEMS元器件作为时代朝着科技化前进的产物,在工业技术制造中施展着不容或缺的效用。由于MEMS元器件的高可靠性,往往会在有限的试验过程中产生产品无失效或少失效的情况以致于
合金的凝固机理、相变规律及性能是机械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针对二元合金系的凝固过程已经建立了成熟、高效的计算模型。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三元甚至多元合金才是主流。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常规液体电解质通常有不可逆的分解和安全问题,固态电解质被认为是改进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关键。将聚合物电解质和无机固体电解质结合被认为是一
亚波长结构由于特征尺寸小于光波长,不仅表现出良好的衍射特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减反射性能。对于生长在基底表面的亚波长结构,可以实现折射率从空气到基底的渐变,进而对基底
步入教育信息化2.0时代,伴随人才培养战略的转变,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相应的战略举措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创客教育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教育领域的革新风暴。我国同样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