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在各类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和地方性、综合性民族院校中,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应该说,这一话题的讨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首先,它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得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蓄贮着更基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在各类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的高校和地方性、综合性民族院校中,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应该说,这一话题的讨论既有高度,也有深度。首先,它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得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蓄贮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其次,它蕴含着丰富的研究宝藏。因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是一个新生事物,以前的民族文化研究与大学课程联系不多,研究者站到研究的“前沿”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容易产生新的理论与应用成果。其次,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共同塑就中华民族的生命“谱系”。在各类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课程中,融入一定有价值的、熟悉且精通的、与学生既有的或未来的生活场域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意义重大。有鉴于此,笔者旨就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共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笔者旨就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法,民族文化和大学课程的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即文化认同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泰勒课程原理、“理想类型”理论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研究现状与热点。笔者基于SATI3.2软件和UCINET6.0软件,就民族文化的既有研究、大学课程的既有研究、民族文化与大学课程之关联性的既有研究及其热点进行简单梳理,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三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价值意蕴。在该部分,笔者阐明了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价值,主要包括对于传承、弘扬与创生民族文化的价值,对于大学“安身立命”的价值,以及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第四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原则遵循。笔者认为有四点:教育性原则,着重选取优秀的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高深性原则,优先吸纳具备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传承性原则,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承而非创新;整合性原则,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结果是有机整合的而非孤立或破碎的。第五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个案分析。在该部分,笔者首先就G民族大学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然后基于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针对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好的成果和现实困境予以分析。第六部分为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生成理路。在基于G民族大学这一个案所呈现的好的成果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民族文化融入G民族大学本科课程的生成理路分为相互衔接的四个部分:明确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目标意旨,厘定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内容畛域,丰富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及健全民族文化融入大学课程的保障机制。第七部分为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总结,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元宇宙概念风靡国内学界后,既存研究往往强调定义元宇宙应以人为本,却忽略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群众为本,遂普遍基于“学者想象”重返强效果论窠臼,把群众抽象为“被进化”的超人或“被操控”的末人,极难聚焦概念热潮所遮蔽的真实民生问题。研究引入民间理论视角,考察河南省B市X县城这一基层社会的典型样本,对44名群众开展半结构访谈,发现四项元宇宙的民间理论:(1)元宇宙最符合体制内需求;(2)元宇宙是发展的负担;
在全球数字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为数字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虚拟数字人作为连接元宇宙与现实的纽带,不仅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进步的体现。现以元宇宙背景为切入点,通过介绍元宇宙和虚拟数字人以及虚拟数字人在现实中的应用,分析目前虚拟数字人的发展困境,结合实际对虚拟数字人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后续虚拟数字人的探索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随着中考的改革,新中考也对初中化学学科有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化学作为一门初中才开始接触的学科,就更要求初中生能尽快适应这一学科的教学特点,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以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新中考的内容、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授课内容改革的意义与方向、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三个方面.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延伸教学内容、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光伏电源在农村配电网中大量应用,这对农村配电网的节点电压、功率传输、运行安全等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农村配电网光伏电源的选址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电压质量、功率损耗控制的优化。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农村电网的选址问题进行研究,构建光伏电源选址模型,并提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经过实际运用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光伏电源选址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农村配电网功率损耗,提升节点电
<正>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校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四优一减”的课改新路。“四优一减”中“优化教学内容”是关键,而备好课则是“优化教学内容”的前提。如何备好一节课?笔者认为首先是要读懂、弄通、吃透教材。我们认为,教师在深入理解不同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借鉴各版本教材的优势,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暴力袭警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广泛关注。《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袭警罪,并针对一些采用高危险性手段暴力袭警的行为方式增加了加重处罚的规定。但在袭警罪的客观要件认定方面,理论界与实务界还存在诸多争议。尤其在“暴力袭击”范围与程度的界定,暴力袭警侵犯的对象是否包含辅警,“正在依法执行职务”所涉及的职务行为时间节点、合法性、职务行为的范围,以及袭警罪加重构成的认定标准等方面,由于相关刑法条文以及司法解
大豆组织蛋白是一款高蛋白,低脂肪,低水分的植物蛋白原料,且复水后具有和瘦肉类似的咀嚼感。本研究以其为主要原料进行素火腿肠的开发与研究,对加入其中的原辅料进行调配,制成的火腿肠既能满足人们的口感需要,又不含胆固醇,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本研究以大豆组织蛋白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复水后大豆组织蛋白质构及感官评价的研究,确定大豆组织蛋白的最佳复水工艺。通过预实验及资料查询确定基础配方后,对加入其中的构成成分
随着模糊数学的理论知识越来越成熟,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致力于运用模糊数学对演化博弈问题进行分析,以模糊收益矩阵下的演化博弈模型为研究课题。通过运用模糊数的理论知识,针对演化博弈模型,对演化博弈模型进行更深层的分析。从而希望更好的模拟现实环境下多变复杂的情况,更加全面的对演化博弈过程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针对具有区间收益的死-生过程的复制动力学方程研究。
<正>英语新课标实施以来,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围绕学生主体发展视角开展教学呢?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就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发展。1.有效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实施社区微更新方式来重塑人与城市关系,优化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阐述公园城市及社区微更新的概念,总结国内外社区空间微更新实例在微更新上的建设实践工作,针对本案特征,提出关于本案例相应空间优化及构建策略。运用设计策略优化城市的空间建设。该方法可为城市空间再开发及社区微更新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