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修复重建术中,可应用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对多种类型的皮瓣进行血液灌注的评估,从而判断皮瓣预后。本研究将介绍应用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评估皮瓣血液灌注,回顾分析术后皮瓣存活情况,并总结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在皮瓣外科学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自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连续收治的患者35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69岁,平均年龄17.8岁,术中应用吲哚菁绿SPY成像技术评估45例皮瓣血液灌注,其中游离皮瓣1例,为游离背阔肌肌皮瓣;带蒂皮瓣44例,包括:斜方肌肌皮瓣11例,穿支皮瓣11例,额部皮瓣5例,上臂内侧皮瓣5例,背阔肌肌皮瓣4例,脐旁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2例,肩胛皮瓣2例,足底内侧皮瓣1例,切取皮瓣大小2×1.5cm~34×17cm。在皮瓣掀起后、转移或移植至受区后各进行1次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检查,记录并统计分析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显示皮瓣血液灌注情况和皮瓣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显示皮瓣血液灌注良好者29例,至术后两周拆线,皮瓣均未发生坏死。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提示皮瓣远端部分灌注不佳者16例,结合医师临床经验,其中2例进行术中干预处理,至术后两周拆线,皮瓣全部成活;另外14例予以保留观察,其中9例出现表浅或全层皮瓣坏死,经换药或清创后二期愈合;5例未发生坏死。计算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3%,准确性为88.4%。 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吲哚菁绿SPY成像系统可以在术中实时显示多种类型皮瓣的血液灌注情况,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为外科医师评估皮瓣血运、预测皮瓣坏死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