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肾脏病理改变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142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全球约10%的医药卫生方面的支出用于负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而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作为DM的一种严重和危险的微血管并发症,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病因。在我国,DN患者数量迅猛增加,已成为肾病科常见住院病因,同时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替代治疗的第二大病因。目前常规治疗为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 ARB),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过度激活,来延缓DN的进展。这其中包括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及Mas受体(MasR)是最为普遍且公认的三个受体,还有近几年逐渐被人们关注的MrgD受体,其作为RAS系统的新成员,在DN中的表达和对预后的影响目前我们知之甚少。此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cotransporter 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糖药物,也是目前研究热点。它可以通过抑制上述转运体,抑制尿液中大部分葡萄糖和钠的重新吸收,从而起到控制高血糖的目的。而这一过程是否会对DN患者的肾脏局部RAS系统有所影响?这些都是目前临床中亟待回答的问题。目的:(1)探讨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membrane,GBM)增厚与DN的关系。(2)探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期DN病理改变、血管紧张素受体表达与预后关系。(3)SGLT2抑制剂对肾脏局部AT1R、AT2R、MasR和MrgD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和机制的初步探索。方法:(1)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治疗且经肾活检穿刺的患者,结合临床病史和病理诊断分为四组:对照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DN组,通过电子显微镜测量各组的GBM厚度。同时对61例单纯DN患者的GBM厚度与肾脏病理、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2)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单纯DN的患者,入院后检测肾功能 15 mL/(min·1.73m2)<eGFR<30mL/(min·1.73m2),共 46例。收集临床及病理数据,用药治疗史等,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T1R、AT2R、MasR和MrgD表达情况,并比较其在肾功能进展组与稳定组中表达的差异。(3)利用自发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确定DN模型成立的周龄,并将db/db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n=15)和达格列净组(n=15),与m/m正常对照组(n=15)分为3组。在12周龄、16周龄、20周龄时分别取材5只,收集血、尿样本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石蜡肾组织中RAS系统受体:AT1R、AT2R、MasR 和 MrgD 的表达,同时检测 fibronectin、laminin、Collagen Ⅳ 和 α-SMA 的表达。结果:(1)122例患者中,对照组23例,高血压组18例,糖尿病组20例,单纯DN组61例,GBM平均厚度在基线时分别为367.9±46.2nm,458.1±82.1nm,427.7±50.2nm,684.5±158.1nm。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中分别有8例和7例GBM厚度超出正常范围。61例单纯DN患者中,肾小球病理分型Ⅲ+Ⅳ型组患者的GBM厚度大于Ⅰ+Ⅱa型组患者的GBM厚度,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整体中位随访期为16.7个月(5-43个月)。尿蛋白定量、糖尿病病程等临床参数与GBM厚度无相关性和统计学意义。(2)稳定组17例,进展组29例。其中使用ARB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5.3个月,不使用ARB组则为12.7个月。整体肾脏中位生存期为17.3个月,29例发生主要终点事件。CKD4期DN患者的肾小球、肾小管和肾血管中AT1R、AT2R、MasR和MrgD受体的表达水平在稳定组和进展组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db/db模型组小鼠12周龄时,出现高血糖、尿微量白蛋白增加、GBM增厚表现,证实糖尿病肾损伤出现,DN模型成立。SGLT2抑制剂干预12周(20周龄)后,不仅可以降糖、降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还可降低肾脏组织中AT1R的表达,刺激MasR表达增加,使肾小球laminin和collagen Ⅳ等细胞外基质的表达的下降。结论:(1)电镜下DN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GBM)表现增厚,而部分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GBM也出现不同程增厚。故单一 GBM增厚并非DN早期特异的病理表现。高血压和糖尿病也可导致GBM增厚。DN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厚度与肾脏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糖尿病肾病CKD4期患者中,有63.0%的人群在中位生存时间17.3个月内发展成ESRD或死亡,不同肾活检病理分型的患者进入ESRD的时间无明显差别。使用ARB药物,大黄或目标血压<130/80mmHg、以及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等,均不能有效的延缓糖尿病肾病CKD4期向终末期肾脏病的进展,肾活检病理分型与治疗疗效已无密切关联。对于糖尿病肾病CKD4期的患者,治疗的重点在于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3)db/db小鼠在12周龄出现DN早期病理改变。SGLT2抑制剂治疗db/db小鼠12周后,能有效降低血糖、收缩压和尿微量白蛋白,减少肾小球laminin和collagen Ⅳ等细胞外基质产生,有效地延缓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系膜病变的进展。同时降低了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小动脉AT1R表达、上调了 MasR表达。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相关疾病的常规术式,尤其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显著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术后康复时间,被外科医师和患者广泛接受。长期以来胆囊被认为仅仅是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容器,切除胆囊后并不会对机体产生影响。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胆囊切除术可能会引起机体代谢的改变,包括体重、胆汁酸、血脂、血糖、能量代谢等,但目前各研究的结论仍存在争议。胆囊切除术引起代谢改变的潜在机制尚未完
人群中的研究已证明:在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流行率已显著下降,HBV感染所导致的青少年人群的肝细胞癌发病及死亡风险也明显降低。但疫苗免疫后10-15年,由乙肝疫苗免疫所诱导产生的抗乙肝表面抗原的保护性抗体(Antibodies again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不表达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不伴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或基因扩增的一类乳腺癌亚型,其具有侵袭性强的生物学
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LAIV)通过滴鼻感染途径接种,既能够诱导产生血清中和抗体,又能刺激粘膜免疫应答。目前上市的LAIV以鸡胚为培养基质生产。鸡胚作为生产基质,除了其供应周期制约着疫苗的生产能力之外,还存在着可能因为接种活疫苗引入外源因子污染的风险。Vero细胞是人用生物制品生产普遍采用的细胞基质,但在Vero细胞上进行流感病毒培养时,不同毒株间产量差异大或不能连续传代。目前,国际上仅见对甲型流感
该博士论文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研究组成。第一部分HSP90β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机制研究第一章肺腺癌蛋白质组学整合分析鉴定出HSP90β作为潜在预后标志物背景: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尽管研究已经取得了进展,但仍有大量的肺腺癌患者没有可用的靶向治疗选择。由于蛋白质是细胞的功能执行者,肺腺癌的蛋白质组和信号转导的深入表征将为全面了解该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目的:通过大样本的临
研究背景及目的:在我国以及全球,结直肠癌一直是公共卫生健康严重的负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前列。尽管随着肠镜筛查的应用以及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推广,仍有约25%的患者在首次就诊时被诊断为转移性结直肠癌;同时,约有50%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疾病进展。传统的手术、放化疗、介入以及靶向治疗等带来的生存获益较为有限,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15%。因此,寻求新的药物治疗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总生存的关键
背景: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广泛感染人类,引发多种疾病包括恶性肿瘤,其中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在约98%的鼻咽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可以检测到EBV的核酸。目前,已有多种EBV毒株的基因序列发表,不同肿瘤来源的EBV毒株携带不同的基因变异。EBV的变异可能在其致瘤过程中发挥作用,从而影响特定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然而,对与鼻咽癌相关的EBV基因变异尚缺乏系统性研究。
背景:小细胞肺癌是所有肺癌中,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的肺癌类型。本次研究构建并验证了列线图模型,用于预测手术切除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回顾并分析了2000年至2014年间美国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并整合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形成列线图模型。然后,通过
研究目的基于我国河南省林县队列数据,从危险因素暴露、血清分子标志物、口腔唾液菌群三个角度,探讨与上消化系统肿瘤发病及死亡风险相关的宏微观因素,为我国高发区上消化系统肿瘤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和循证医学证据。材料与方法1.1984年在中国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招募了 29,553名40-69岁受试者,基线收集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家族史、体格检查、合并症、恒牙脱落及口腔黏膜白斑等信息,前瞻性随访,
细胞生命周期的核心是单个亲本细胞完成基因组的复制及平均分配,最终产生两个相同的子代细胞。细胞周期即是成功完成细胞繁殖所需事件的一个周期。CDK1和PLK1作为细胞周期经典激酶,在整个细胞周期调控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蛋白质磷酸化及泛素化修饰是真核生物体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covalent modifications,PTMs)中常见的两种类型,贯穿于细胞周期中。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