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随着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以文化为核心的软权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国内,“文革”运动虽己结束,但是还遗留了很多历史问题有待解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缓慢,又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产生了质疑;而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又使很多的社会问题凸显出来,尤其是在经济与道德领域,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儒家传统文化。在国际上,苏东剧变,社会主义大厦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是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质疑,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趁势加紧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演变,西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思潮在国内兴风作浪;与此同时,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亚洲国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实现了经济的腾飞,被形象的成为亚洲四小龙。如何应对苏东剧变后西方强势的文化威胁、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中国特色,如何反思“文革”时期的错误、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挑战,如何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激荡与碰撞,都是新时期政权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领导人,重新审视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拓展了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内涵,将“文革”期间政权建设单纯注重政治建设、物质建设拓为政治建设、物质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在政治领域,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主义”、“和”的理念、“德治”思想等优秀传统进行了综合利用与创新,对我国的人大制度、统一战线、政府体制、经济制度、外交制度进行了改革,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在经济领域,借鉴儒家伦理经济的精华,吸收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成分,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文化领域,积极借鉴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的优良传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领域,借鉴儒家的大同理想,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的政权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从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维度来研究我国的政权建设,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稳定;在国际上,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权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权建设的消极影响,要警惕专制主义文化传统下的“人治”思想对民主法治的阻碍;摒弃传统的义利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