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颁布,《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开启了新型足球发展之路,将足球发展重点置于学校体育之中。校园足球发展至今已历时9年,我国为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以此推动各项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法库县自2012年末提出建设“足球之乡”以来,为推动校园足球活动持续健康发展因地制宜制定了相关政策,为足球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对于开展各项足球活动发挥着指导性作用。政策执行是政策周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研究将政策执行引入校园足球研究领域,有助于推动校园足球工作效率的提高和校园足球政策的落实,达到政策预期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研究将法库县初级中学校园足球政策执行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法库县初级中学的校领导、体育教师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政策文本分析、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法库县初级中学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情况展开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校园足球政策逐步形成体系: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国校园足球政策逐步形成体系,各项政策更具针对性。法库县作为我国首批校园足球试点县,为推动校园足球活动良性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校园足球的配套政策,政策内容涉及到发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方方面面,但同时也存在政策内容不够具体化,在政策中多处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2.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情况较好:校领导对于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支持度较高,校内足球文化氛围较为浓厚,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情况较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东湖一中、东湖二中每周体育课课时数达不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每周开设三节足球课的规定;三所学校足球经费投入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各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3.执行主客体政策认同感较高:政策执行主体及客体对政策认同感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政策的认识程度的高低。研究表明,校领导政策认同感高于体育教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作为开展足球活动的教育教学工作典型,政策执行的主客体对于校园足球政策的认识较为深入,政策执行主客体对校园足球政策产生认同感,才能推动校园足球各项政策有效执行。4.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涉及多方面:政策本身的正确性具体性是影响校园足球政策有效执行的首要因素;校领导对于政策较高的认同感是推动校园足球快速发展的关键;体育教师专业化程度低是制约足球教学的主要因素,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是各特色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年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月活动为学生参与各项文化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