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是柑橘种植适宜区,而位于重庆中部、三峡库区腹心的忠县,种植柑橘历史悠久、技术先进,种植柑橘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全市柑橘产业的核心区、示范区。柑橘产业在忠县发展良好,近几年却陆续出现一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产业组织模式不够完善系统。因此,深入研究并完善忠县柑橘产业组织模式,将其作为柑橘产业化具体运作的基础指导,对推进忠县柑橘产业化进程,促进忠县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了解了重庆市忠县柑橘产业的背景情况,并发现相关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研究方案,同时突显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其次,根据本文研究内容,阐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介绍了包括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内的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可竞争市场理论等。然后对重庆市忠县柑橘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列出了重庆市忠县柑橘产业发展的条件,另一方面则介绍了忠县柑橘产业发展的特征,主要从规模、结构、产量等方面进行阐述。本研究主要探讨忠县柑橘产业组织模式,因此第四部分就分别从忠县柑橘产业组织模式类型、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展开的解析。最后则在相关信息的讨论分析中对忠县柑橘产业组织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通过资料采集、实地考察,挖掘忠县柑橘产业发展潜力,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柑橘产业组织模式;通过市场调查,相关数据解析,探索出适合于忠县现代柑橘业的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忠县柑橘产业生产情况,提出能有效改善、促进忠县柑橘产业组织模式发展的对策和意见,达到一个优化作用。忠县柑橘产业自发展至今初见成效,柑橘产业已发展成为忠县农业主导产业,该县已建成多个柑橘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对重庆忠县柑橘产业组织模式现状分析,“公司+农户”模式为该地区最主要模式,而电商模式科学技术含量高,但运用还不成熟。主要模式中公司与农户皆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且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并努力使其达到最大化,因此该模式尽管占主导地位,仍存在较大局限性。本研究紧抓忠县柑橘产业化组织模式这一核心,力争保证忠县柑橘产业呈现出高产、优质、高效且生态的现代柑橘产业局势,同时也为忠县地方政府和果农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学术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