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交伦理是在国际交往中制约和协调外交行为体之间的道德关系与道德行为的原则和规范,它包括个体(从事实际外交活动的个人和团体)代表主权国家对外行使主权时应遵守的伦理准则、所表现的道德情操和个性品格。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中,周恩来逐渐形成了集各家之长,同时又有创新、发展的外交思想,不仅有力地指导了当时的实际工作,还为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形成了总体框架。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组成部分,内涵于其丰富的外交理论和多彩的外交实践之中。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与周恩来的成长经历及革命实践密切相连,也是适应国际关系的变化及中国国情的发展需要而逐渐完善其外交理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外交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外交思想分不开,虽然国外的游学经历和西方启蒙思想对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文化资源,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濡养,更使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带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赋予了周恩来外交家的独特人格魅力和道德精神。周恩来的外交思想中内蕴丰富的伦理价值,这些伦理价值包括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谋求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等。外交伦理的原则,是指导外交实践道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和依据,既具有鲜明的国际关系色彩,又具有突出的民族特性,既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的内容,又反映阶级利益诉求。周恩来外交伦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这些基本原则是在当时的国际和国内背景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是与当时中国的具体社会发展实际相适应的,同时带有本民族传统伦理的印记,与周恩来首倡的对外交往的五项基本原则有着密切的关系。外交伦理风范是外交伦理的个性展现和在实践上对外交伦理规范的精神表达。在国际外交史上,周恩来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外交伦理风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诸多的外交事件成为国际交往的典范。总结周恩来的外交实践,其外交伦理风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坚持原则,不卑不亢;二是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三是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四是信守承诺,真诚交友。总之,周恩来的外交伦理思想非常丰富,是一个包括外交价值目标、外交伦理原则和外交伦理风范等道德理论以及外交道德实践在内的有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外交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也是中国传统外交伦理文化在新中国外交发展史上的一种崭新的形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世界性、阶级性和全民性、理想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特征。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主持外交工作长达26年,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以其崇高的外交伦理风范和品格在新中国外交史及世界外交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中国共产党外交伦理思想和国际关系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不可多得的启示意义。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的内核是与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的,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外交实践、外交精神及其后继者的所为仍是反击“中国威胁论”的有力武器。周恩来外交伦理思想对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处理各种国际伦理冲突和争端及纠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仍然具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