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相关因素分析探讨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长期以来居高不下,且有年轻化趋势,治疗费用高。我们对2007年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他们的治疗情况、相关病史、服药情况、饮食生活等情况做了详实的记录并加以分析,以利于我们采取针对性措施,为患者提供可行性的治疗及健康教育措施,提高AMI的生存率,为改善其生存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1月至12月住院确诊为AMI的病例,记录其一般情况、病史特征、检查结果、治疗方式、使用药物情况。同时,通过电话访问,查阅病例等方式对其完成了30天及5年回访研究,了解患者的院外治疗情况、饮食情况及生存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入选病例资料共160例。  结果:  患者30天累计死亡人数为17人,30天死亡率为10.69%,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院前延误时间(PDT)大于12小时者较多(P<0.01),并发症较多(P<0.01),心功能Killip分级较高(P<0.01),此外,年龄偏大,前壁心肌梗死及合并糖尿病者较多,WBC计数偏高以及LVEF较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上,存活组接受PCI,使用抗凝药物,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者较多(P<0.01)。5年累计死亡人数为38人,5年死亡率为23.75%。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年龄偏大、吸烟者、前壁心梗、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血管疾病及并发症较多(P<0.01),LVEF较低且心功能Killip分级较高(P<0.01),合并高血压者较多,WBC计数偏高(P<0.05),治疗上,存活组接受PCI及ACEI/ARB者较多(P<0.01)。  结论:  Logistic分析后,30天死亡组患者主要特征包括:高龄、心功能Killip分级高,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低、院前延误时间(PDT)大于12h、心源性休克及WBC计数增高,可能是AMI患者30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年死亡组患者主要特征包括高龄、高血压、吸烟、LVEF低及PCI治疗率低,可能是AMI患者五年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类膀胱癌的发生与机体内L-精氨酸(L-arginine,L-Arg)耗竭及免疫抑制状态相关。L-精氨酸作为一种成年人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参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经典DN的病理演变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扩张、肾小球滤过面积降低、肾
目的:  提高对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认识。  方法:  搜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4例RPLS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病因、治疗及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