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政策起步较晚,也不够完善。2000年以前,上市公司基本不关注投资者的利益,也很少派发,甚至不派发现金股利,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证监会自2004年开始不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此后,虽然我国上市公司的派现比例逐步上升,异常派现的情况却也随之出现,部分上市公司甚至超出自身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能力来派发现金股利,超额派现的现象随之浮现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术界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当前存在的超额派现现象是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一种手段,而这也间接侵害到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创新性地构造了超额股利支付率和超额派现率这两个指标,并且利用这两个指标深入分析了上市公司超额派现的动机和经济后果,研究方法聚焦实际案例,选取自上市以来一直存在超额派现现象的英飞拓公司作为案例素材。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提出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框架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的制度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三章是现状分析,主要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超额派现的现状;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英飞拓公司并梳理了该公司的股利政策,再结合前文的理论总结对其超额派现的动机进行分析;第五章则主要分析了英飞拓超额派现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及启示。案例分析发现,英飞拓超额派现的动机主要是大股东谋求自身短期利益和声誉信号的传递,而这一行为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市值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超额派现使得公司的生产经营受到了影响;另一方面,超额派现使得市场对英飞拓做出了负的反应。另外,为了超额派现,该公司还特意制定了相适应的融资政策,所以也对其财务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合来看,此案例研究对于监管部门采取具体措施缓解超额派现现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