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宋元时期道教医学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一是为了挖掘道教医学的自身特点;二是探索道教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并为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佐证与思路。方法: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对道教医学及宋元时期道教医学的发展面貌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对道教医学的概念及发展沿革进行剖析,尝试界定道教医学的概念。这一部分中首先对道教医学的内涵进行剖析,在对道家与道教、道医与巫医、道医与方士医学、道医与传统医学的关系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勾勒出“道教医学”的基本面貌,将道教医学的概念放在历史进程之中,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尝试对其进行定位。第二部分将对宋元时期道教医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剖析,拟从理论基础和治疗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这是道教医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在这一部分的探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道教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共融互通之处。第三部分着力研究宋元时期道教发展与道教医学的关系,以及宋元时期道教医学的新发展。道教医学,其本质是一种宗教医学,其发展基于道教本身在社会中的发展。因此,要讨论道教医学的进展,首先需要对宋元时期道教发展的概况进行系统的论述,探讨与道教医学发展相关的社会的、政治的关系。而在帝制社会中,宗教与政治往往是合流的。两宋时期,道教提出“敬神与德治”来为封建统治服务,受到统治者的恩宠也是道教繁盛发展的保障。在这一时期促进道教医学发展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考察道教发展与道教医学需要特别关注其时代背景。结论:(1)“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其一切行为都是为宗教信仰而服务的,医术和药物本身都具有浓厚的道教修炼特征。并且是在追求长生成仙,及传道布道的过程中,吸收传统医学技术和道家哲学思想而形成一种特殊医疗体系。(2)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实践技术上,道教医学与中医学都存在共通之处。(3)道教医学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把道教医学放在历史政治背景中研究是研究这一宗教医学的重要部分。(4)宋元时期不仅是道教发展的昌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鼎盛时期,道教医家积极投身医学建设,取得诸多方面的新进展,比如:一,外丹的衰落及向医药疗疾的转化;二,内丹发展的繁盛,如宋元时期内丹取代外丹居于主要地位,以及内丹理论体系和技术的发展完备;三,脉学理论的丰富,如对跷脉的特殊的认识,及四脉为纲新体系的建立;四,养生领域的新创获,如养生方法和体系的日臻完善,博采众家的养生思想以及服食方法的演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