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和白内障都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临床上合并白内障的青光眼病人并不少见,常见的手术策略有三种:1.单纯白内障手术2.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3.先行青光眼手术,二期行白内障手术。由于单纯白内障手术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一种手术同时解决两种疾病等优点。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了单纯白内障手术在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原发性房角关闭(PAC)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定义来自于Foster2002年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调查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系统----ISGEO(国际地域性和眼科流行病学组)分类系统,这种分类系统在国外已得到普遍的认可,但在国内还存在争议。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co+IOL)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房角关闭(PAC)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手术效果。方法:根据Foster(2002)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调查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系统——ISGEO(国际地域性和眼科流行病学组)分类诊断标准,选择收住我院眼科的合并白内障的PAC患者24例24眼和PACG患者27例27眼,药物控制眼压至21mmHg以下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至6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周边房角粘连关闭范围等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较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25,P<0.001)。两组病人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眼压对比术前用药下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C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平均眼压为(14.04±1.01)mmHg及(11.98±1.33)mmHg(t=8.907,P=0.000),PACG组术前和术后六个月的平均眼压为(17.11±1.23)mmHg及(15.08±2.96)mmHg(t=3.698,P=0.001)。眼压下降幅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 t=0.018,P=0.986)。两组术后房角周边粘连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C组Z=6.120,P<0.001,PACG组Z=2.345,P=0.019,)。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显著提高经药物控制的PAC和PACG合并白内障病人的视力,降低眼压,开放房角,短期内避免PAC的再次发作,眼压下降幅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探讨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从而准确判断疗效,及时对治疗后肿瘤的残留或复发做出诊断。  方
目的:建立Lewis肺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新Ⅱ型单纯疱疹溶瘤病毒(oHSV2)、顺铂(DDP)以及联合用药对荷瘤小鼠皮下移植瘤体积、中位生存期、体重以及小鼠体内免疫
研究背景: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皮肤及外周神经,可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及慢性残疾。既往研究发现IL27是具有抗炎性、促炎等多重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因子。2015年Rosane等学者研究发现IL-27在IFN-β刺激的单核细胞及麻风分枝杆菌刺激的单核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而在IL27基因敲降后的单核细胞中IFN-β和麻风杆菌诱导IL10生成的功能减退。这些研究证明了麻风中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