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主义之父,艾兹拉·庞德在诗歌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由它倡导的意象派运动揭开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序幕。 庞德的意象主义理论来源于叶芝、福特和休姆对他的巨大影响。作为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叶芝在作品中着力强调主观的创造力和丰富的联想,但这种流派易流于伤感和夸饰。福特则是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它着力强调清晰、精确地呈现客观现实,但其弱点在于易导致纯粹的叙述。庞德在吸收二者的理论精华后寻求到一种通过联想把主观情感和自然客体结合在一起的有效途径。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家休姆对庞德的影响力也是深远的。在意象主义宣言《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中,休姆深刻地批判了浪漫主义美学并倡导精确和简洁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他提倡在诗歌中使用硬朗、清晰、凝炼的视觉意象,这成为后来意象主义原则的基础。 经过充分的理论准备和坚持不懈的实践,庞德最终成为意象主义诗歌最杰出的领袖,对传统诗歌美学进行了一次震聋发聩的革命。他提出明确的意象概念即意象是一瞬间呈现出来的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同时,庞德提出了著名的意象派三原则。它们是:直接处理无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事物;绝对不使用无益于表现的词语;在韵律方面,用连续性的音乐语汇,而不用连续的节拍器节奏。意象派三原则成为意象主义作家创作的基本准则。隐喻是意象主义者呈现意象的主要创作技巧。它把两个表面看来毫无直接联系的意象叠在一起,由读者进行想象从而找出二者相比的微妙之处。漩涡是除了意象和隐喻外的另一个意象主义诗歌词汇。漩涡会引导流体之力与其环境抗争,会创造,而不仅仅是观察与反映。它能产生最强烈的情感。漩涡主义是意象主义的延伸。 《华夏》出版后,庞德开始对中国表意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富有诗情画意。在研究过美国汉学家欧内斯特·菲诺罗萨的手稿《作为诗歌手段的中国文字》后,庞德创立了表意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把几个单独存在的艺术图景并置而达到具体细节与抽象概念的有机结合,从而让读者去领会意象所含的意蕴。表意法的诞生标志着庞德诗歌理论体系的成熟和发展。 无论从批评理论还是创作实践的层面上来说,庞德都是缪斯女神花园中辛勤不辍的园丁。他几乎独立地领导了诗歌的现代主义运动,并对意象派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庞德无疑是二十世纪文坛的伟大先驱,一位当之无愧的杰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