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适合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长期任务。实证分析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是确定产业结构和制订产业政策必需完成的基础工作。因此,选择产业结构进行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类似海南省这类经济发展处在中等水平的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研究较多,提出了很多调整与优化的方法,但从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方面所进行研究则尚显不足。海南省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前沿,也是“泛珠三角”的重要成员,其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产业结构的选择与扶持,是海南省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海南未来经济发展前景方向,这是海南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方面。目前海南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关键时期,必须找出一条合适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途径,保证海南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基本理论,结合海南省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运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海南省建省以来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内部结构的演变状况,认为海南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过大,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素质偏低,工业仍是海南经济发展的“短腿”;第三产业方面,虽然自然资源极具优势,但根基薄弱,其对GDP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进一步通过研究三次产业对海南GDP的贡献及其对海南产业结构效益的贡献。同时,采用份额偏离分析法研究了海南省各产业总产值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情况,分析其产业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说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确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方向。借鉴刘伟和李绍荣提出的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型,建立海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海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南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的措施,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为海南经济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产业结构对海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分析,以2004年的海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各个产业所占海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数据,得出结论:在海南省经济中最有效地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除了农业外,几乎都是第三产业部门。具体为:各个产业对海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的效率分别依次是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农业、金融保险业、工业、运输邮电业、社会服务业、建筑业。这说明过去海南省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制度改革由第一、三产业拉动的。因此,海南省经济要维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同时还必须改革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笔者查阅和研究了大量的产业经济学和相关海南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发现在由于缺少海南经济的投入产出表,给研究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建议有关部门能编制出海南经济的投入产出表,这样子便于进一步深入海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以及对海南省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有个很好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