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正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在满足医疗保障需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政府近年来把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并大力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其发展。经济社会变化作用于人口领域,反映为人口结构的转变,并会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正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作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在满足医疗保障需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政府近年来把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升到了重要的战略位置,并大力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其发展。经济社会变化作用于人口领域,反映为人口结构的转变,并会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年龄结构的老龄化,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城乡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有配偶人口比重的上升等现象,人口结构的转变给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带来了深远影响,关系到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前景以及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因此,探究人口结构转变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对于调整人口政策、拓展保险市场、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实现保险与人口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人口结构转变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基本理论进行阐释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口结构转变的基本事实与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构建适用于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分析框架,从商业健康保险密度、商业健康保险深度和商业健康保险市场份额三方面就人口结构转变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使用2008-2018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人口结构中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域结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选取了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影响较大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作为控制变量。本文在对全样本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子样本分析,研究人口结构转变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所产生影响的差异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人口结构转变和商业健康保险需求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是显著的,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会受到人口结构转变的深刻影响。第二,从人口结构的细分层次来看,年龄结构中的老年抚养比、家庭结构以及城乡结构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会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则会削弱商业健康保险需求,而当前婚姻结构和年龄结构中的少儿抚养比对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则不显著。第三,从其他相关因素看,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升因其互补效应会显著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市场发展,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则对商业健康保险密度影响更为显著。第四,人口结构转变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对于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完善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建议:保险公司应抓住人口转变红利期,从产品创新、产业链升级、专业化经营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改进;政府应积极调整人口政策,并加大对商业健康险的政策支持力度和监管力度,并进一步提升民众保险意识,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的衔接。
其他文献
积极心理学在中学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实践运用,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促进其正向发展。其中,学生的心理资本的开发运用是重要议题,提升心理资本有助于提升心理能力状态和学业成绩水平,这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尤其重要,他们处于身心高速发展时期,在人生关键期得到正确培养,事半功倍。很多研究者对心理资本进行干预,遍布各领域。但对初中生的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较少,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采用何种干预方法和形式能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银行业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经营活动的限制正在逐步放松。从2001年到2005年的过渡期内,对外资银行的客户类型、业务币种以及地理限制也逐步取消。从2006年12月开始,中国银行业完全取消了对外资银行准入的相关限制,外资银行可以享受与本地银行相同的待遇。后WTO时代的中国,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外资银行
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8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17.9%。进入老龄社会之后,中国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主要养老模式,但是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困境,已呈现出功能弱化趋势,如何使家庭能够继续发挥养老的功能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关键。笔者选择双江县的拉祜族居民村——花椒树村作为田野调查点。花椒树
研学型自然教育是自然教育的一种特定类型,研学型自然教育的核心受众为中小学生群体。近年来,我国对自然教育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方兴未艾,但研学型自然教育园设计研究,既是有待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规划实践问题。基于研学型自然教育规划设计视角,本文结合实际案例,系统地探讨了具有普适意义的研学型自然教育园拟应具备的基础条件、研学型自然教育的主要内容、研学型自然教育形式、研学型自然教育主题、研学型自然教
表决权是董事享有的法定权利,通过参与董事会决议并公正、客观地投票表决,董事得以履行自身管理和决策的职责,实现推动公司发展的价值目标。当董事与公司就某项决议存在利益冲突时,排除其表决权就成为提升决议正当性的有效措施,董事表决回避制度正是基于此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目前,凭借优异的规制功能,该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承认和运用。我国在2005年首次将该制度写入《公司法》,实属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不过
我国古代传统证据规则经历了由重口供到重物证的演变,至清代,地方司法官更加严格重视证据材料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司法价值,在司法实践中强调实物证据和言词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定案的作用。地方覆审司法官在面对初审证据材料调查不充分、州县司法官故意忽视证据材料或当事人对证据材料作伪的情况下,如何对案件进一步审理都是值得探究的。《徐公谳词》中的案例充分从覆审司法官的视角出发,探讨徐士林作为地方覆审司法官,在审
《城乡规划法》第16条规定的“规划先由人大审议再由上级政府审批”,在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被再次强调。准确厘定人大与政府两个机构的职权性质、范围及其关系,是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也是《国土空间规划法》制定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从性质上看,人大对城乡规划的审议是一项监督权。它属于规划制定程序中的一个环节,同时是城乡规划审批的前置程序,这一制度设计决定了人大的职权定位。人大职权的行使,
赠与,是现代市民社会中典型的交易行为。与买卖等交易相同,赠与也是转移物之所有权的一种方式,并且赠与最大的特征在于无偿性,即无对价交易。赠与在民法和税法上会产生不同的效力,民法上赠与的效力是物之所有权的无对价转移,而在税法视角下,赠与所产生的所得是可能产生纳税的义务。“所得”的概念经历了从源泉所得学说、净资产增加学说到市场所得学说的发展,站在个人所得税法的视野下,个人由于赠与所获得的资产,依据净资产
本文研究主题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持观点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中应当针对不同主体进行差异化适用,并对行政相对人与第三人予以宽松适用。通过对实务案例的收集分析,认为司法实践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用除了差异化适用,便是无差别适用。其中差异化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又分为对行政机关的宽松适用和对相对人的宽松适用。但在实务中,多数非法证据相关案件多倾向于对行政机关所提供的非法证据,在适用行政诉讼非法证据
保险作为金融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程中,扮演着风险承担、资金融通、稳定社会等重要角色,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减震器”和“稳定器”的作用。目前,我国保险业已经历了40年的发展,保险资金运用与之相伴相生,如果说保险业务是保险公司发展的基础,那么资金运用则是保险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力。近年来,随着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寿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起到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