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海上超大型浮体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优势,具有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在对结构安全性、经济性有较高要求的海上超大型平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潜力。论文围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海上超大型浮式平台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新型超大型浮式平台组合结构方案,开发了相应的水弹性响应分析程序包,并基于结构整体和局部构件研究,对结构受力性能进行深入分析,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海上超大型浮体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参考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多种新型海上超大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平台方案。根据超大型平台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受力特点,针对桩基式、箱式和半潜式浮体平台,分别提出相应的组合结构方案,为组合结构在超大型平台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2)海上超大型浮体的水弹性响应软件开发及参数分析。开发了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计算程序包THhydro,该程序包支持基于模态叠加的水弹性响应分析及基于多体相互作用的水弹性响应分析,并已经过大量试验的验证。同时,进行了海上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参数分析,并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超大型浮体水弹性响应快速预测及估算方法,从而简化结构初步设计的流程、缩短设计周期。(3)组合结构平台关键构件受力性能分析及优化。提出三种适用于浮式平台的组合板截面形式,并基于精细有限元从截面层次和构件层次对比分析了各截面在海洋环境不同受力模式下的响应特点,给出浮式平台中钢-混凝土组合顶底板的设计建议;通过理论分析,给出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考虑界面滑移时的平衡微分方程及整体屈曲临界荷载理论解,并提出隔板稳定设计方法。(4)海上超大型钢-混凝土组合浮式平台受力性能分析与案例设计。进行了海上超大型钢-混凝土组合箱式浮体结构以及半潜式浮体中组合潜体结构的案例分析,给出组合结构平台用钢量、自重及其他设计指标的定量参数,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海上超大型浮式平台中的应用提供设计参考依据。同时,给出钢-混凝土配比对结构各设计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组合结构浮体可以有效的减小结构用钢量,降低结构造价。此外,研究了多体连接器的各项参数对海上超大型浮式平台水弹性响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大规模行人检索在实际场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监控安防、签到门禁和群体性事件识别和预警等,其涉及的相关研究问题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内容,已经在很长的时间范围内受到了学术和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前沿方向之一。行人的底层视觉特征检索和行人的高层语义属性检索是行人检索的两类主要任务。对于行人底层特征检索,在大规模条件下,如何实现对行人底层特征的高效编码和快速检索是我们使用行人检索技
当前,集群系统的部署和使用非常广泛。在集群系统中,一个任务通常分为多个处理阶段顺序执行,而在各处理阶段之间需要通过内部网络来传输数据和中间结果。已有测量工作表明,数据传输时间占整个任务运行时间的比重很大,因此优化集群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时间对于加速任务、提升应用性能非常重要。网络流调度是优化数据传输时间的有效方法,主要指为数据流设定传输顺序以及分配带宽。在小规模集群系统中,网络内部容易做到无阻塞,流调
访问控制是实现系统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方案,通过特定的访问控制策略,达到限制用户对数据、网络等资源访问的目的。接入网访问控制是实现大规模互联网安全的重要基础,传统接入网通常使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结合访问控制列表技术,从而限制非法的用户接入互联网,并对恶意流量进行过滤。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策略难以应对更加复杂多样化的攻击与快速变化的恶意流量。新的恶意应用会不断出现并产生访问控制列表无法识别的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应用和规模的急剧增加带来了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巨大的流量不仅对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对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新要求。流量工程的目的是在有限的网络资源下,通过路由优化算法,实现网络流量负载均衡和网络资源合理分配,以保证良好的服务质量和网络性能。然而,传统路由协议及路由优化算法存在局限性,网络性能低、服务质量差、网络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针对实际
我国机场高填方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问题较为突出。而对机场高填方的长期工后沉降的研究需要基于对堆石料时间相关力学特性的正确认知。本文利用离散元方法研究了堆石料瞬时变形及长期变形过程中的细观力学机理,并基于离散元研究结果建立了一种能够反映nonisotach现象的堆石料时间相关本构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颗粒粘接法建立了可破碎堆石料的离散元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光学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由于其实时、快速、免标记和高灵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但传统的金膜SPR生物传感器,由于其较低的信噪比和较小的比表面积,限制了传感器的检测水平,主要表现在较大的谱宽和较弱的富集能力限制了待测吸附物的检测下限。本研究主要工作是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进行传感特性更优秀的纳米结构光
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形式,具有大柔性、可缠绕操作等特点,在新场景和新应用方面潜力很大,同时也在运动规划和振动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挑战。本文围绕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运动规划与振动控制,开展了如下研究:研究了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冗余解,针对柔性连续体机械臂具有中心柔性结构,在运动中会产生变形的特点,提出了最小化曲率向量无穷范数解来优化柔性连续体机械臂的中心结构受力。该冗余解将末端的运动和各自由
用户不断增长的网络接入需求对现有的网络设施提出了巨大挑战,现有的网络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随着硬件技术和高速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在作为网络使用者的同时,具备成为网络提供者的条件。本文将研究利用用户设备资源提供网络接入策略的问题。具体来说,根据用户网络接入需求特点,本文分别从一般网络类接入需求和视频类接入需求的角度分析,并且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在策略设计中,本文充分考虑用户分享资源
如何从被噪声污染的观测数据中得到状态的最优估计被称为滤波问题。根据状态和观测系统是否线性,滤波问题可以分为线性滤波和非线性滤波,实际中的滤波问题大多数是非线性的。由于状态的最优估计是基于观测的条件期望,针对非线性滤波问题,我们一般从两个思路去研究:一个是利用Duncan-Mortensen-Zakai(DMZ)方程直接求解状态的条件密度函数,从而得到状态的条件期望。此方法一般需要求解DMZ方程,例
光电响应是利用光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光学信息转换成电学信号的物理过程,目前已经有一系列工作于?射线、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和太赫兹波段的各种类型的光电响应器件。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光电响应器件的性能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例如高灵敏、快响应、低功耗和宽光谱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科研人员需要不断地发现新的光电响应机理、寻找新的光电响应材料、构造新的器件结构和开发新的工艺技术。本论文着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