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胁迫相关蛋白OsiSAP1是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其结构特点是包含A20/AN1结构域。OsiSAP1是第一个被鉴定的植物胁迫相关基因。它参与水稻对盐、冷、涝、干旱、重金属以及机械损等多重伤胁迫应答机制,同时参加病原菌致病,激素,糖代谢等生理调节。本研究深入探讨OsiSAP1蛋白在植物应答盐碱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东北水稻龙粳11中克隆已知基因OsiSAP1(AY137590),开放读码框(ORF)全长495bp,编码164个氨基酸。经NCBI网络BLAST同源性比对,确定克隆到含有一个A20/AN1型锌指结构域,基因为OsiSAP1;系统进化树表明OsiSAP1与节节麦iSAP同源性最高。本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到OsiSAP1基因在水稻的根、茎、叶、花、穗、穗茎、稃、旗叶中均有表达;NaCl和NaHCO3胁迫下OsiSAP1基因在叶和根中表达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持续增加趋势。将pBS-OsiSAP1-GFP导入洋葱表皮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荧光信号可知OsiSAP1定位于细胞核。成功获得了过表达OsiSAP1基因的拟南芥和水稻。过表达OsiSAP1基因的拟南芥萌发期和萌发后期抗盐碱性分析表明,在NaCl和NaHCO3处理平板上过表达OsiSAP1的拟南芥长势和鲜重均优于野生型;萌发后期,MDA(丙二醛)含量低于野生型,过表达OsiSAP1基因的拟南芥长势明显优于野生型,表现出较强的盐碱抗性,说明OsiSAP1基因与抗盐碱性有关;过表达OsiSAP1基因水稻的抗碱性分析实验表明,四个碱处理组中,转基因水稻长势优于对照组,株高,根长及鲜重数据表明过表达OsiSAP基因水稻较对照组抗碱性增强。为培育广泛适应不良环境的高抗水稻品系打下基础,本实验得到的过表达OsiSAP-FLAG基因水稻为后续的Chip实验准备了植物材料。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初步筛选与OsiSAP1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进一步验证得到一个与OsiSAP1互作的蛋白,即丙酮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