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祛瘀汤。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超结果、血脂、血清炎性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颈动脉彩超结果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汤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颈动脉易损斑块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加用化痰祛瘀汤。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彩超结果、血脂、血清炎性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在颈动脉彩超结果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IMT值、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总数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易损斑块数均较前明显减少(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颈总动脉PSV、EDV较前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1),两组PI较治疗前有所升高,组间无差异(P>0.05),观察组RI较治疗前下降(P<0.0 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血脂方面,治疗后,两组HDL-C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LDL-C、TC、TG均有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在血清炎症指标方面,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均较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的60%,P=0.04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化痰祛瘀汤可有效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可明显改善血脂指标,降低血液炎性因子,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从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汉碑著录是历朝历代金石学家著录的重点,尤其到了清代,由于金石学的兴起随之涌现出一大批金石学家,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交游的差异,不同金石学家对于同一块碑的著录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对各家著录进行对比,考证其中的传承关系、社会背景以及存在差异的原因,还原其最本源的状态。《白石神君碑》作为汉末时期的碑刻,以其特有的面貌为后人所著录,本文通过对《石刻史料新编》中涉及的所有关于《白石神君碑》的62处著录以
全比较问题是一类特殊的计算问题,广泛存在于生物信息学和数据挖掘等领域。一种合理有效的全比较问题数据分发策略,可以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的计算资源、提高多序列比对任务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城市群一体化建设都不断加快,并对智慧交通的建设产生了新的挑战。在此过程中,各城市由于发展现状不同,各自的建设成果也必然不同,如何针对不同地区的建设状况更有效地指导其智慧交通建设,就需要对智慧交通建设发展进行科学评价。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说明了研究问题。通过对智慧交通内涵的研究,将交通建设一体化的内容纳入到智慧交通内涵的广义层面,将相
研究目的:报告了34例口腔颌面部组织瓣修复术后患者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认为主要原因为:吻合动脉痉挛血管栓塞;组织肿胀导致皮岛穿支於堵、受压,皮瓣供血受阻
目的: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积累了丰量的经验,具有显著疗效。本实验主要研究清咽利膈汤治疗肺胃热盛型慢性咽炎
杜仲是落叶多年生乔木,以皮入药,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滋补药材,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肿瘤和利尿等多种药效。京尼平苷是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但京尼平苷必须通过肠内细
2.1引言亚洲各经济体正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空前努力。但由于一些国家的战略重点发生了改变,加之面临着诸多挑战,目前来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似乎难度很大。一些关键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观察化痰祛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分析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科2018年4月-201 9年10月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次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
1,3-丁二烯是石油化工行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制造橡胶、合成树脂和精细化工产品等领域。目前工业上主要应用乙烯副产C4组分抽提法和丁烯丁烷催化脱氢法生产丁二烯,这两种方法都过度依赖石油资源。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生物乙醇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乙醇法生产丁二烯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本文利用等温微型积分反应器,对本实验室开发的用于乙醇两步法合成1,3-丁二烯的2%Zr/MgO-SiO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后期,开发矛盾进一步加剧,本文以PX油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同类油藏开发经验总结及PX油田实际开发规律研究三种方法对含水率、采收率、注水利用率及递减率四个指标进行评价与分析,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通过线性插值、加权平均等方法从开发经验角度建立同构造带7个相邻油藏的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归一化曲线,并根据PX油田相渗曲线数据推导理论含水率变化规律,为PX油田含水变化规律评价及其它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