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溶剂被广泛应用于重质油固体系的开采、加工过程中,溶剂与重质油分子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溶剂在常规操作后分离不彻底,造成溶剂损失。然而,关于非常规石油中的重质油组分,尤其是沥青质组分,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却鲜有报道。由于沥青质等组分结构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导致其与溶剂的混合物体系难以采用现有热力学准确描述,尤其是在低溶剂含量时,最终使得溶剂夹带与重油组分的关系难以准确获得。
本文以加拿大油砂、印尼油砂及伊朗油砂三种典型的非常规石油为原料,以油砂沥青中最复杂成分—沥青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究沥青质与溶剂分子的作用特性。采用有机元素分析仪、ICP-OES、FT-IR、GPC以及1HNMR对三种沥青质进行分析。三种沥青质的数均分子量依次为:印尼沥青质(1662 Da)<加拿大沥青质(2482 Da)<伊朗沥青质(2578 Da)。从官能团角度分析,发现三种沥青质所含官能团种类相似。结合改进的B-L法计算三种沥青质的平均结构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伊朗沥青质的芳碳率(fA)和芳香环系缩合度(HAU/CA)最高,单位结构单元的迫碳数(CF(us))最小,而加拿大沥青质的芳碳率(fA)和芳香环系缩合度(HAU/CA)最低,单位结构单元的迫碳数(CF(us))最大,且伊朗沥青质的结构单元重量(usw=1105.0Da)最小,加拿大沥青质的结构单元重量(usw=1448.7Da)最大。
以甲苯为萃取溶剂,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对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得到的油砂沥青质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沥青质中均含有残留的甲苯,残留的甲苯分子会在148~163℃以上从沥青质中分离出来。研究发现沥青质中的甲苯残留量受沥青质种类影响,伊朗沥青质对甲苯分子作用力最强,导致伊朗沥青质中甲苯分子的分离温度最高(162.4℃),残留甲苯的相对量最多。结合三种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参数可知,沥青质的芳碳率(fA)和芳香环系缩合度(HAU/CA)越大,结构单元重量(usw)越小,甲苯的残留量越多。此外,三种沥青质均在460℃左右发生热解,且三种沥青质热解均可以产生甲苯。结合沥青质的性质与结构,提出了甲苯残留于沥青质中的初步机理。
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对三种油砂沥青及不同沥青质含量的同种油砂沥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沥青中都存在残留甲苯,且三种沥青中的甲苯相对残留量(225℃之前)大小依次为:印尼沥青>伊朗沥青>加拿大沥青;并且,对于同一种沥青,其沥青质含量在10wt%~30wt%范围内时,沥青质含量每增加10wt%,沥青中残留的甲苯量会成倍数增加。
通过本文的研究,了解了三种沥青质的基本结构信息,明确了油砂沥青和沥青质中均存在残留甲苯,并提出了甲苯残留于沥青质中的初步机理;发现不同种类的油砂沥青和沥青质中的甲苯残留量不同,且同种油砂沥青中沥青质含量越高,甲苯残留量越多。本文为重质油固体系处理过程中溶剂损失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后续沥青质-溶剂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本文以加拿大油砂、印尼油砂及伊朗油砂三种典型的非常规石油为原料,以油砂沥青中最复杂成分—沥青质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探究沥青质与溶剂分子的作用特性。采用有机元素分析仪、ICP-OES、FT-IR、GPC以及1HNMR对三种沥青质进行分析。三种沥青质的数均分子量依次为:印尼沥青质(1662 Da)<加拿大沥青质(2482 Da)<伊朗沥青质(2578 Da)。从官能团角度分析,发现三种沥青质所含官能团种类相似。结合改进的B-L法计算三种沥青质的平均结构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伊朗沥青质的芳碳率(fA)和芳香环系缩合度(HAU/CA)最高,单位结构单元的迫碳数(CF(us))最小,而加拿大沥青质的芳碳率(fA)和芳香环系缩合度(HAU/CA)最低,单位结构单元的迫碳数(CF(us))最大,且伊朗沥青质的结构单元重量(usw=1105.0Da)最小,加拿大沥青质的结构单元重量(usw=1448.7Da)最大。
以甲苯为萃取溶剂,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对在不同处理方式下得到的油砂沥青质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三种沥青质中均含有残留的甲苯,残留的甲苯分子会在148~163℃以上从沥青质中分离出来。研究发现沥青质中的甲苯残留量受沥青质种类影响,伊朗沥青质对甲苯分子作用力最强,导致伊朗沥青质中甲苯分子的分离温度最高(162.4℃),残留甲苯的相对量最多。结合三种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参数可知,沥青质的芳碳率(fA)和芳香环系缩合度(HAU/CA)越大,结构单元重量(usw)越小,甲苯的残留量越多。此外,三种沥青质均在460℃左右发生热解,且三种沥青质热解均可以产生甲苯。结合沥青质的性质与结构,提出了甲苯残留于沥青质中的初步机理。
采用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对三种油砂沥青及不同沥青质含量的同种油砂沥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沥青中都存在残留甲苯,且三种沥青中的甲苯相对残留量(225℃之前)大小依次为:印尼沥青>伊朗沥青>加拿大沥青;并且,对于同一种沥青,其沥青质含量在10wt%~30wt%范围内时,沥青质含量每增加10wt%,沥青中残留的甲苯量会成倍数增加。
通过本文的研究,了解了三种沥青质的基本结构信息,明确了油砂沥青和沥青质中均存在残留甲苯,并提出了甲苯残留于沥青质中的初步机理;发现不同种类的油砂沥青和沥青质中的甲苯残留量不同,且同种油砂沥青中沥青质含量越高,甲苯残留量越多。本文为重质油固体系处理过程中溶剂损失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后续沥青质-溶剂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