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的SUV值与食管癌预后的Meta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第三大恶性肿瘤,其远期生存率低,死亡率高。手术切除是目前治愈食管癌的唯一方法。TNM分期系统是判断食管癌病人预后的有效因子。本文旨在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性的综合评价18F-FDG PET/CT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在判断食管癌预后中的作用。   方法: 检索1998年1月至2008年4月之间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入选标准包括:评价18F-FDG PET/CT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在判断食管癌预后中的作用。 以病理结果和/或近期至少6个月的临床及影像学随访为确诊标准。提取各文献中的危险度比(HR)并计算其方差和对数值,并进行异质性检验。   结果: 共7篇文献评价了18F-FDG PET/CT显像SUV在食管癌总生存时间(OS)中的价值,总危险度比为1.86,提示高SUV患者预后差,且达统计学意义。共3篇文献评价了18F-FDG PET/CT显像SUV在食管癌无病生存期(DFS)中的价值,总危险度比为2.52,提示高SUV患者其复发率明显高于低SUV患者。各入选文献之间存在异质性及发表偏倚。   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SUV,能反映癌肿病灶的生理活性及恶性程度,能有效的判断食管癌病人的预后。FDG-PET能提供传统显像手段所无法获得的肿瘤代谢信息,故此SUV能有效的应用于食管癌病人的预后判断。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热射病(heat stroke,HS)以高温(核心体温超过40℃)、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al heat stroke,CHS)与劳力性热射病(exer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