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一直被认为是词学衰微的时代,明词也一直为后代词家所诟病与轻视。赵尊岳却对其提出了质疑,“今人之治词学者,多为笼统概括之词以评历代,必曰词兆始于陈隋,孳乳于唐代,兴于五代,而盛于南北宋,元承后宋,衰歇于朱明,而复盛于有清。此就大体观之,固无可指摘,然谛辩之,则亦尚有说。”可见,明词独特的艺术价值。词自唐代张志和的五首“渔父词”开始,隐逸词便成为词的重要题材之一。本文以明代隐逸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地分析与论述,在勾勒出明代隐逸词的流变过程,展示出明代隐逸词的个性特征,反映出明代士人的隐逸思想变迁的基础上,揭示出明词独特的艺术风貌与明代隐逸文化特征。本文由绪论、正文与结语组成。绪论由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综述组成。正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概括明代隐逸词的内容与发展流变。第二章通过对宋代隐逸词与明代隐逸词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明代隐逸词的个性特征与弊端,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解析。第三章对不同阶段的隐逸词和明代社会思想背景展开研究,揭示出明代士人的隐逸思想变迁历程。结语在正文的研究基础上,对明词的艺术价值与明代文化作出较为全面与准确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