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高温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会产生很大影响。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防止极端高温天气对水稻生长发育造成危害,评价和筛选耐高温种质资源则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手段之一。本试验以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0份粳稻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品种(系)播期的调整,利用自然高温对各品种(系)进行程度相当的高温胁迫处理,对各品种(系)水稻的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有效穗数、穗长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且具有较强耐高温能力的种质材料用于水稻育种;同时利用盆栽试验与大田试验结合做结果验证,以期找出科学合理的耐高温水稻鉴定与筛选方法。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大田试验筛选出39个产量相关因子较好且具有耐高温特性的品种(系),其中包括26个强耐高温粳稻品种(系):华粳2号、云粳42号、楚粳38号、云粳24号、农科843、葫芦香稻、W1202、W1210、苏资26号、胶东旱稻-1、垦育59、辽粳10号、剑粳6号、凤稻9号、中花15号、楚粳3号、新稻48号、吉85-21、黄粘粳子、临稻16号、营丰1号、稻品55、文安小红芒I、新稻45号、稻品31、郑旱9号;以及13个耐高温粳稻品种(系):W1306、辽粳244、稻品43、稻品76、合系27号、辽粳326、郑稻CB29、奥羽392、锦稻105、新丰2号、滇超601、香稻、里歌;2.2017年和2018年两年试验共优选出246个品种(系)(包括5个对照品种),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胁迫时,这246个品种(系)的平均总粒数降低了21.17%,不同品种(系)在遭遇高温胁迫后粒数减少幅度差异较大,每穗粒数变化不显著,39个优质耐高温品种(系)的总粒数降幅仅为16.48%,说明了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胁迫对水稻粒数会有相对较小的不利影响;246个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降低了16.78%,39个优质耐高温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降低了8.58%;另外,水稻抽穗扬花期前后遭遇高温,穗长变化不明显;3.盆栽试验的15个品种的耐高温分级结果如下:奥羽392、临稻16号、龙粳25号、牡丹江17为强耐高温品种;W1202、合系27号、垦育16号、辽粳326、青旱稻、沈龙2100、万年、永山稻为耐高温品种;千重浪、丰优100和元子粘稻为中间型品种;盆栽试验的耐高温分级结果与大田试验的耐高温分级结果几乎一致,无太大差异;4.盆栽试验各品种的总粒数较对照降低了7.64%,但各品种的总粒数与对照均未达显著性差异;各品种的千粒重变化有所差异,其中11个品种的千粒重较对照略有升高,而4个品种的千粒重较对照略有降低;5.盆栽试验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变化趋势与以相对结实率评价耐高温特性的结果相吻合,说明水稻耐高温能力越强,在遭遇高温胁迫后水稻剑叶抗氧化酶活性增幅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