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大锻件材料再结晶织构演变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28100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电大锻件材料在热变形过程中由于局部大变形和高温长时间停留易导致形成织构大晶粒。然而,目前对核电用钢在复杂热变形过程中晶粒形核长大的择优取向和织构大晶粒的形成与演化机理之间的关联机制尚不明确。本课题以316LN不锈钢为研究对象,开发了能描述再结晶有效形核和晶粒拓扑变形机制的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并将其与晶体塑性模型相结合,构建并验证了能够考虑初始晶体学信息和晶粒内位错密度分布梯度的晶体塑性—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在此基础上,按照基于“择优长大”理论制定的有形成再结晶织构趋势的再结晶织构演变元胞状态的转变规则,进行了再结晶织构演变的模拟研究。为深入研究再结晶织构及与之相关的织构大晶粒的演化机理服务。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将多级元胞空间的概念引入到传统的元胞自动机模拟框架内,制定了再结晶中的元胞状态转变规则及不同级元胞空间之间的数据传递规则,首次建立了用于模拟动态再结晶的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所建立的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包括了多级再结晶形核模块和全场多级晶粒拓扑变形模块。所建立的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不仅更符合再结晶形核的物理机制,而且可以更接近真实的变形过程。此外,该模型可以保证高的晶粒拓扑映射精度,解决现有元胞自动机模型中晶界面积“丢失”的问题。(2)对316LN不锈钢进行了热压缩实验及微观观测实验,并将所开发的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应用于316LN钢动态再结晶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证明了开发的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316LN材料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并且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要高于现有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此外,还讨论了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中晶界映射应变增量及全场多级晶粒拓扑变形模块中的级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离散元胞空间面积(即晶粒拓扑映射精度)随级数的增加而增大,而随离散应变增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模拟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及需要达到的晶粒拓扑映射精度来选择模拟参数(晶界映射应变增量与级数)。(3)通过微观观测实验测定的初始材料的晶体学信息,构建了基于物理机制的晶体塑性模型。将开发并验证后的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与构建的晶体塑性模型相结合,并制定了考虑新晶核取向与其周围邻近形变晶粒取向的遗传关系的新晶核取向选取规则,构建了能够考虑初始晶体学信息和晶粒内位错密度分布梯度的晶体塑性—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并通过微观观测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按照基于“择优长大”理论制定的有形成再结晶织构趋势的再结晶织构演变元胞状态的转变规则,采用晶体塑性—多级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了再结晶织构演变的模拟。该项工作不仅可以为深入研究再结晶织构及与之相关的织构大晶粒的演化机理服务,并且可以为确定织构大晶粒的成形极限参数范围提供可靠的数值模拟方法。
其他文献
铝合金因其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与可加工性强等优良性能,在航空、汽车领域常作为结构材料而广泛应用,提高铝合金强度以适应结构材料性能需求是目前铝合金研究方向之一。提高铝合金强度方法包括塑性变形与热处理,利用的强化机制包括晶界强化、位错强化、析出强化与固溶强化。塑性变形可以通过细化晶粒和提高位错密度增强晶界强化与位错强化效果。合金元素既可能以析出颗粒形态也可能以固溶原子形态存在于铝合金中,这两种形态都会
工程机械、武器装备的结构件是关乎其机动性能、工程保障、能源消耗等性能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其中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材料尤为重要。工程机械结构件的材料应满足机械性能优异,密度低、优良的耐久性、持久的寿命等特性,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中由于环氧(Epoxy,简称EP)树脂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较低的密度、耐久性优良、成型方便等优点是符合工程机械结构件要求的最佳基体之一。碳纳米管(Carbon N
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材料因其具有力学性能优良及杨氏模量与人体皮质骨相近等优点,在临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技术在人体植入物的个性化定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PEEK材料的熔点较高而热导率偏低,因此合理地选择PEEK材料在熔融沉积成型过程中的加工参数对增材制造植入物的力学
在温室效应的持续作用下,极地冰盖区域逐渐缩小,北极航道陆续开通,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开采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型石油公司所重视,北极正成为继中东之后的另一片热土。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采集、存储、运输将会带来对适用于极地作业的海洋装备的巨大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对极地海洋装备的设计研发和安全作业的更高要求。海洋结构物与海冰相互作用的动态模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具体体现在海冰物理及力学性质复杂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染治理、有机合成等领域,由于缺少相关设计参数、合理的研究方法及有效的动力学数据,光催化反应器的开发较为困难,因此该技术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本文利用实验和反应动力学及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等模拟方法,基于TiO2光催化合成和降解反应机理,分别对流场和光辐射场因素对TiO2光催化反应体系及光催化反应器性能的影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与排布是覆盖件设计和制造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传统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与排布主要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导致模具的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近年来,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车企每年推出的新车型近上百种,这些新车型很多是在保持汽车发动机和底盘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注重汽车外观的变化,因此给覆盖件的设计与制造提出了新的挑战。覆盖件设计与制造一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短板之一,为了满足汽车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电子器件也向集成化和高性能方向发展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这对电容器及其使用介质材料的能量存储和输出能力提出了挑战。介电常数和击穿强度决定了电容器的充电能量密度,而充放电效率会受到电导率和弛豫损耗的影响。聚合物因其较高的击穿强度、柔性、易加工性和高效能,相比于陶瓷材料有着巨大优势,但目前常用的介电聚合物因介电常数过低,储能密度难以提高,应用受到限制。以聚偏二氟乙烯为代表
由于其较高的熔点、致密的结构、均匀的形貌以及优异的磁性性能,金属单晶微粒广泛用于航空领域,如飞机涡轮机、超音速飞机。镍粉用于涂层工业中的金属涂层,如公共卫生固定工具、汽车轮圈以及厨具等的镍涂层,也常用于镍铁高温超导磁合金中。本文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合成超细镍粉的溶剂热法首先,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和以丙二醇作为溶剂合成超细镍粉,并逐一研究了四种不同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产物改性的影响。通过扫面电镜和氮吸脱
热塑性绝缘电缆代表着电力电缆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获得了重视。然而,与热塑性电缆绝缘材料配合使用的热塑性半导电屏蔽材料的研究仍然很少。现阶段主流的热塑性电缆绝缘主要以聚丙烯(PP)为基体。为了与PP基绝缘相配合,我们开展了热塑性PP基半导电屏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使用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共聚物(PP/POE)的混合物为基体,炭黑(CB)为主要导电填料,探索了采用一维、二维导电材料(如碳纳米管CN
随着炼化厂、海洋平台、发电厂、码头、桥梁、海上风电场等大型工程的兴建,重大件货物的需求越来越多,其装卸和运输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重大件货物重量大、体积大且形状不规则,很大一部分都采用水路运输的方式,而码头的装卸作业作为水路运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需要给与足够的重视。由于重大件货物自身的特征及码头装卸环节的复杂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因此,重大件装卸作业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分析几种不同的重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