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互联网内容形态经历了从文字、图片、音频再到视频的转变。为了顺应读图时代的来临以及受众碎片化的需求,一种全新的互联网内容形式脱颖而出,它就是短视频。世界上最早的短视频起源于2011年美国网络社区软件Viddy,而国内短视频的出现也是在这一年,这时候的短视频在我国市场并没有掀起巨大的波澜,直到2016年,大批移动短视频应用软件面世,使得短视频逐渐成为人们社交的最主要工具和自我表达的最主要形式。而短视频博主Papi酱的一条短视频广告售价2200万,使社会大众看到了短视频背后潜藏的商业价值,短视频市场一时风起云涌,成为最大的风口。然而物极必反,短视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各界带来了许多困扰,各类短视频问题层出不穷。2018年最为典型的就是短视频版权侵权现象,“剑网2018”行动更是将短视频版权问题作为重点治理对象,这说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存在着现实紧迫性。短视频侵权现象的频发从微观角度来说,不仅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会打消其创作的积极性。从宏观角度来说,会影响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因此,相关治理举措的提出,迫在眉睫!全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短视频版权问题的相关背景、研究现状、主要研究的领域和目前存在的空白等,来为后期论文的写作打下基础。从以前学者的研究中开拓思维,扬长避短。第二部分主要通过梳理近年来典型的短视频版权侵权现象,以发现当下最为典型的2种短视频侵权形式,在查阅相关案件的法律文书之余,发现在司法实践中,短视频在版权保护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为后面短视频版权保护的司法实践提供依据,更是为短视频版权侵权原因分析提供案例支撑,使论述更加有理有据!第三部分通过厘清两个问题来论述目前我国短视频版权保护的司法实践,一是从独创性的角度来确定短视频的作品属性,即短视频是否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有了这个先决条件,进一步探析哪些类别的短视频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且对于满足著作权法保护的短视频应该按照何种作品形式予以保护。第四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我国短视频侵权常见原因进行探讨,为最后短视频版权保护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第五部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外关于短视频版权保护的政策措施进行了解。由于美国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以及YouTube是国外知名度比较高的视频网站,所以借鉴主要以美国的YouTube为主!通过学习借鉴美国、日本以及韩国的版权保护政策措施,扬长避短,为后续建议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第六部分以前五个部分为基础,为我国短视频版权保护提出可行性的意见。政府、平台以及行业协会,这三类主体是短视频产业链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主体责任论”,短视频版权保护需要这三类主体共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