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形红细菌AS1.1737偶氮还原酶的表达与特性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研究一株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AS1.1737对偶氮染料降解性能入手,通过实验表明,这株球形红细菌在光照厌氧条件下具有将多种偶氮染料脱色的活性.紫外-可见谱图表明染料原始共轭结构被破坏而导致了脱色.分子结构较简单的染料能相对获得较好的脱色效果.染料不能作为该菌生长的唯一碳源,染料的脱色需要外加碳源的共代谢作用.蛋白胨作营养源的脱色效果,要明显好于葡萄糖、蔗糖和苹果酸等.菌株在温度35-40℃,中性偏碱环境(pH=7-8)具有较高脱色率.随后通过PCR方法获得了一偶氮还原酶的同源基因,并登录GenBank.这一偶氮还原酶基因通过质粒pGEX4T-1克隆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并通过诱导获得了表达的融合偶氮还原酶.将粗酶液经琼脂糖凝胶吸附,洗脱获得该偶氮还原酶的纯酶液.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表明这一融合蛋白的分子量为44kDa,与预测分子量符合.通过凝血酶酶切,获得了非融合的偶氮还原酶.采用测定一定反应体系的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来考察偶氮还原酶在不同条件下对偶氮染料的降解脱色速率.通过对反应体系pH值的考察,确定pH=8为该偶氮还原酶脱色反应的最适pH.在20~90℃之间考察温度变化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确定40℃为该GST-偶氮还原酶脱色反应的最适温度;50℃为非融合偶氮还原酶脱色反应的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和pH值下,考察了染料浓度对偶氮还原酶粗酶影响以及纯酶的动力学特性.非融合偶氮还原酶对OrangeⅡ的降解活性最好K-2BP次之,X-3B效果最差.Acid Red G和甲基橙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降解.对结构相似的红色染料Ⅰ、Ⅱ、Ⅲ的降解速率分别是20.3 μmol mg protein<-1>min<-1>,12.6 μmol mg protein<-1>min<-1>和1.1 μmol mg protein<-1> min<-1>,表明染料在结构相似的情况下,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越来越难以降解.不同金属离子对酶的活力影响不同.Mg<2+>、Zn<2+>的存在可以提高酶的活力,Cu<2+>、Mn<2+>抑制酶的活力.以甲基红为底物,研究了非融合偶氮还原酶的降解动力学,及降解过程和机理.实验研究表明,其酶促反应动力学的双倒数曲线为平行线,符合乒乓机理.用HPLC-MS考察在偶氮还原酶催化下,偶氮染料脱色反应的产物,并由此对染料的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偶氮还原酶催化下的偶氮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存在着加氢偶氮苯类结构的中间体.由甲基红到对应的加氢化合物有可能是整个反应的控制步骤.从本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结论,可为该偶氮还原酶制剂以后的应用及生物法处理含偶氮化合物废水的工程设计及运行,提供基础性的知识
其他文献
本论文通过研究导电聚苯胺材料的电导率随处理工艺的变化,制备了导电率较高的聚苯胺材料,并分析了分散乳化工艺对无机粒子在DBSA-An形成的乳液中分散行为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
BST薄膜具有高介电系数、低漏电流密度、居里温度可调以及优异的热释电性能等优点,可被广泛应用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动态随机存储器、高介电常数电容器、介质移相器等电子信息领域。在应用中,BST薄膜的漏电流是要重点考虑的电性能参数之一,因此对BST薄膜漏电特性的研究尤为重要。本论文采用射频溅射制备BST薄膜,系统研究了BST薄膜的漏电流特性、软击穿过程,揭示了限流机制和软击穿机理。首先,研究在正反偏压下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污染和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作为环境激素,双酚A(BPA)广泛应用于各种聚碳酸酯、聚砜树脂、环氧树脂、聚苯醚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在世界范围内的水体和底泥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BPA污染,关于BPA的环境影响和处理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模拟不同浓度的BPA废水进入水体的过程,研究了 BPA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底泥微生物的影响。本文研究成果主要
Bi2Te3系热电材料由于其在微电子、光电子等高技术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从而吸引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低维Bi2Te3系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量子限制效应,已成为提高热电性能的有效
近年来,生物炭(Biochar)作为一类多孔富碳材料,因其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炭孔结构、易于制备、价格低廉等优点,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修复的研究及应用中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新兴经济体发展2019年度报告》《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9年度报告》《亚洲竞争力2019年度报告
期刊
为避免和减少紫杉醇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毒副作用,国内外在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和时间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In order to avoid and reduce the to
极限环境中的焊接任务需要以遥控焊接的方式来完成。遥控焊接任务中,焊缝空间位置的获取和焊缝模型的表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传感器迅速、准确的获得远端焊缝信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