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与非老年人对比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对化疗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
方法:我科1999年-2004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Ⅱ-Ⅳ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28例,其中老年患者(≥65岁)68例,非老年患者(<65岁)60例。应用L-OHP+CF/5-FU方案及HCPT+CF/5-FU+DDP方案化疗,根据化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部分对比老年患者及非老年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分析Ⅱ-Ⅲ期大肠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期(TFS)及总生存期(0S)。
结果:65岁以上大肠癌患者及小于65岁的大肠癌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后的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老年及非老年患者在粘膜炎(口腔,胃肠道),上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白细胞下降,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肾功异常及肝功损害方面多为Ⅰ-Ⅱ度毒副反应,其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老年患者的Ⅰ-Ⅱ度心电图改变高于非老年患者(39.7%:15%p<0.05),考虑与老年人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比例较高,更易产生心电图改变有关。另外,在应用含L-OHP方案的患者中,神经毒性的发生率高于应用含HCPT方案的患者(81.2%:5%,p=0.00)。
结论:对于Ⅱ-Ⅲ期大肠癌患者,老年人同非老年人相比,可同样从化疗中获得生存益处,而毒副作用并没有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