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隆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屠隆(1543—1605),字长卿,浙江宁波人,明朝著名文学家。他身处隆庆、万历年间,在明中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动荡变化的背景下生存发展,他身上凝聚了这个变化剧烈的时代多种矛盾冲突的思想因素,而其独特的个性、气质与经历又使得他成为了此一风气转变期的典型人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屠隆整体研究的理论构想,通过对他的家世生平、仕途经历、宗教思想、文学主张、戏曲创作等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个体研究,整合当时围绕在他周围的众多思潮、批评、创作、表演等领域的资料,揭示其真实的性格、主张、创作的面貌,为屠隆与明朝文人个案研究做出有益补充。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屠隆出生的地域家世及早期人格塑造。屠隆出生于浙江宁波,古称甬上。明中后期的甬上文化表现出多元共存的文化形态。当地士风,师古与师心并重,儒家伦理与佛道义理并行,豪侠义士辈出,对屠隆早期性格的生成影响很大。屠隆出生时家道中落,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父亲屠溶的影子,不论是性格上的慷慨耿直、轻财尚义,还是性情上的超然自适、清俊洒脱,都如出一辙;屠隆性格中的坚忍不拔,则得之于母亲赵氏的影响;而家司马屠大山的个性、趣味对他仕途、文学的影响自幼已经开始。出生地域和家庭促成了屠隆早期性格的形成,影响他后来的生活。第二章为隆万政治与屠隆的仕途生活。隆万时期的明朝政治变化飞快,卑微的命运和腐败的现实犹如沉重的石头压在士子心上,屠隆身经两县、一部之吏,苦楚不堪,在经过了万历十二年罢官的重创之后,他曾经那建功立业的雄心已经消磨无几。壮年归乡,他是不甘的,然而他也早已看破官途黑暗,不适合他这性刚气直、沉溺笔墨的文人。他的仕途终结正是当时政治黑暗现实的写照。第三章为隆万时期三教合一的思潮与屠隆的佛道思想和晚年生活。明代王朝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积极促进三教合一,但以儒为本,辅之释道,带着鲜明的工具意识。而它所提供的契机,让心学、道家、佛家从儒释道各自内部改革的需要出发,在融合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社会的影响超出了主辅关系的范围。以屠隆为代表的际遇复杂的明末士子,与儒释道三家人物颇多交往,形成了独特的行事处世方式。第四章为解析屠隆的文学主张特色——从复古到性灵的过渡。隆万之际,文坛思潮表现出由复古向性灵转化的迹象,屠隆既身在复古派阵营,同时又与性灵派文人有密切的交往。他的文学主张表现出在复古与性灵之间温和折衷、不断反思修正的过渡性特征。第五章为屠隆戏曲《彩毫记》的解析。以此剧的题材选择和戏曲语言为入手点,探讨其以戏曲描绘自我理想形象的过程中,融合历史题材与自我才华所遇到的问题。同时分析其作为文词派殿军在戏曲语言方面的特色和不足之处。第六章为屠隆戏曲《昙花记》的解析。此剧借人物之口抒怀写愤,其多层次的人物设置为表现自我思想观念提供了条件,但同时又带来了头绪纷繁不明的问题,反映了戏曲人物设置的自身要求与文人戏曲创作的抒怀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七章为屠隆戏曲《修文记》的解析。此剧是屠隆自传性的文学创作,其中虚构部分和取材于现实部分的融合,要求作家有较高的戏曲结构技巧,而屠隆自身缺少这方面的把握能力,所以《修文记》出现了结构松散无序的问题,也影响了它的舞台演出效果。
其他文献
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长,使得停车位(库)成为宝贵资源。新建小区将人防工程作为停车库使用,开发商将地下人防车位出售或出租给业主获取收益,实务中与人防车位(库)相关的纠纷
研究目的:聚焦开放环境中本地居民对"本地"耕地的生态占用以及生产活动对耕地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提升耕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研究
患者,男,27岁。主因左侧耳廓肿物4年余入院。4年前,患者无意中触及左耳廓后上方有一米粒大小肿物,质韧,不活动,无疼痛及其他不适。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类似肿物,未予重视。近一年肿物
2003年8月2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中国通信学会和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共同努力下,"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了.
目的观察头孢拉定所致血尿变化是否与给药途径及年龄有关。方法将所有应用头孢拉定的患者分别依据给药途径、血尿出现时间、年龄进行分组,分别统计血尿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
可溶岩经天然水化学溶蚀作用,并包括流水与重力侵蚀作用,以及物质迁移和沉积作用等过程及其产生的现象称为喀斯特(karst)。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
本文阐述了神华国华绥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880MW超临界机组微油点火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微油点火系统的启动试验过程,以及启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师的法律地位决定着教师的管理方式。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对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不同,现行法律中存在教师身份规定不明确和与现实相矛盾的问题。参考世界各国
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迫切而根本的任务,而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往往在问题解决中得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