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肠杆菌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其数量庞大,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引起人和动物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临床上,β-内酰胺类药物被作为治疗细菌性感染疾病的重要选择,其滥用致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大肠杆菌的出现,其耐药性强,且耐药基因能够由质粒介导发生水平传递,因此,其危害值得关注。水环境作为耐药基因获得、传递及储存的理想环境,同时,水也是其污染源头、载体及抗菌药物滥用的承担者;人类开放性伤口一旦通过与水体接触被水中产ESBLs菌株感染,将导致预防和治疗上的极大困难,因此,其研究意义不容小觑。城市河流是贯穿城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河流水环境以及水质情况,对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为调查城市河流-泰安市渿河(贯穿城区)中产ESBLs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耐药性及其耐药性传递规律。于2018年3-5月,从泰安地区城市河流-渿河,采集272份河水样品,通过药物筛选培养基培养,PCR扩增,双纸片表型确证试验,分离鉴定产ESBLs大肠杆菌;通过平板凝集试验对其进行特定血清型O157:H7检测。选取当地人医兽医临床常用的14种药物,采用Kirby-Bauer法测定耐药表型;利用PCR技术对16种耐药基因及I类整合子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进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分型(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确定其分型情况,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比对分析。通过接合试验,探究产ESBLs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传递规律。本研究共分离了88株产ESBLs大肠杆菌,阳性率为32.4%,未发现O157:H7特定血清型。耐药表型结果显示,菌株多重耐药率为59.1%,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均为1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1.1%;耐药基因检测出blaTEM、qnrS、AacC2、aac(6’)-Ib-cr、oqxA、OXA、AacC4阳性,携带率分别为94.3%、33.0%、29.5%、12.5%、11.4%、6.8%、5.6%,高达97.7%的菌株携带耐药基因,59.0%的菌株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耐药基因;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26.1%,包含7种不同的基因盒结构。其中,dfrA17-aadA5阳性率最高为13.6%,dhfrA12-aadA2、dfr17-aadA5携带率为3.4%,dfrA12-aadA2携带率为2.2%,dhfr12-aadA2、aadA5、dfrA27-aadA16携带率为1.1%。MLST分型检测出47种ST型,其中包含4个克隆复合群(clone complex,CC),ST38为主要分型占13.6%,并发现ST131两株;ERIC-PCR将88株菌分为51个基因型。接合试验结果显示,接合率为83.0%(73/88),72.6%(53/73)的接合子耐药谱变窄,4.1%(3/73)的接合子耐药谱变宽,11.0%(8/73)的接合子耐药谱未改变,12.3%(9/73)的接合子丢失一种或多种耐药表型并获得一种或多种耐药表型,接合后,接合子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头孢噻吩的耐药率仍较高;供体菌所携带的七种耐药基因均发生了水平传递,blaTEM、OXA、qnrS、oqxA、AacC2、AacC4、aac(6’)-Ib-cr耐药基因转移率分别为84.9%、100%、45.8%、62.5%、61.9%、33.3%、62.5%。本研究首次完成了泰安市城市河流-渿河中产ESBLs大肠杆菌流行情况调查,并对其耐药性及耐药基因转移情况进行了探究,发现河流中产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可发生水平传播,对城乡居民具有警示作用,对规范和限制抗生素使用及当地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