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语文选修课从开始距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开展以来,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标准明确规定,要丰富选修课程的设置,使高中语文课程的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更加突出。同时,标准还首次将“模块”这一概念引入语文教学,将语文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模块”被引入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创举,而在模块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教师对模块内涵及特点把握不准,再加上客观教学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将模块教学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导致模块教学出现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缺失、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缺失、评价机制的“多样性”缺失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模块教学的价值,首先就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使他们正确认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其次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比如落实选课主体的自主选择性,确保选修课模块设置的合理性和多样性,优化整合选修课程资源,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等对模块及模块教学的内涵和特点做了分析和归纳,并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进行梳理与介绍,从而对选修课模块教学提出了一些自己粗浅的见解。全文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选题的缘起给予介绍,并概括其研究现状,阐述选题意义,列出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的价值及特点。通过对模块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解读,归纳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的特点,并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的价值加以概括阐述。第三部分: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教学现状分析。阐述模块教学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对模块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组织形式的认识和理解,分析高中语文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教学策略探究。尝试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模块教学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