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性追求与审美乌托邦建构——卢卡奇美学和文论评析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n613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卢卡奇的总体性角度切入,认为对总体性的追求和审美乌托邦的建构是卢卡奇美学文艺学一以贯之的主题,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该文分别从三个维度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总体性哲学、总体性美学和总体性文论.其中总体性哲学是总体性美学和文论的理论基石,总体性美学和文论是总体性哲学的必然产物.通过对卢卡奇总体性来源的追溯和主要内涵的阐释,说明卢卡奇总体性哲学的主旨是以总体性反抗物化,建构一个乌托邦的世界.这一总体性哲学在美学中的延伸就是审美反映作为一种特殊的拟人化反映,使艺术和审美既能反映现实,更能超越现实,并指向人类自身,由此艺术和审美具有反异化功能和情感激发作用,同时,这一拟人化反映,使美学人道主义成为可能.所以卢卡奇认为艺术和审美是克服异化,张扬人道主义的重要途径,在艺术和审美中能建构乌托邦世界,即审美乌托邦.总体性哲学在文学中的要求使卢卡奇积极倡导现实主义理论,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整体反映、典型形象的塑造、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及现实主义之争四个方面的论述,表明卢卡奇现实主义理论的实质是对异化的批判和人道主义的张扬.最后,将卢卡奇总体性哲学、美学和文论置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语境中进行比较探讨,从而揭示出卢卡奇美学和文论在西方美学文艺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
其他文献
本文聚焦雨果小说作品中的建筑描写,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以及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雨果小说作品中建筑描写概况、建筑描写艺术和建筑描写意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雨果是一位建筑
本文以探究异名写作为切入点去理解和分析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歌、技艺及其伟大思想。佩索阿独具特色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创造了一批性格、经历、思想等各不相同的“异
佛教與中國文學的關係,學界探討多注重佛經原典的翻譯活動對近體詩律、中古文學思潮的影響以及佛經原典敘事成分對中國古代戲曲、傳奇、小說的影響等方面;但是,對翻譯佛典的印度
官场是历来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存在。新时期以来,官场腐败的日益蔓延为官场小说提供了再次繁荣的社会土壤。新时期官场小说是当下一种不可忽视的创作现象,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叙事学的空间转向,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逐渐得到关注。冯梦龙编纂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