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言据性对比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un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开始,言据性开始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Aikhenvald(2003)是言据性狭义定义的代表,他认为言据性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信息的来源的一种语言学范畴。Chafe(1986)从广义的角度将言据性定义为标记说话者对于他所说的知识的态度。言据性不仅解释了信息的来源,而且表达了对于所给信息的态度和承诺。正如房(2005)所说,言据性的人际功能就是帮助说话者在文章中减少承担的责任,通过创造作者与所给信息的距离。之前的很多研究在于对言据性的介绍,分类以及言据性的特性。之后,在篇章中言据性的体现引起了学者的注意。然而,几乎没有学者关注于硕士论文中言据性的体现,这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中外高等学习者的能力。本文以杨林秀对于言据性的分类和定义,分析了40篇由国内学生和本族语学生写的语言学专业的硕士论文。由各20篇论文组成小型的语料库来对比中国学生和本族语硕士言据性的使用情况。通过使用Antconc3.2.1软件和Excel,算出了四类据素和它的实现方式每千字出现的频率,旨在探索英语本族语学生和中国学生在据素和据素的实现形式方面的不同。本文旨在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各类据素在中外英语硕士论文中的据素是如何分布的?有何异同点?2.各类据素在中外英语硕士论文中是如何体现的?有何异同点?3.产生不同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得出:1.四类据素在两类论文中的分布明显不同,汇报据素和推断据素都使用最多。不同点则是本族语学习者较多使用推断据素和信念据素,而二语学习者多使用汇报据素。2.在各类据素的实现方式方面,本族语学生和二语学生都有大的不同。在感官据素方面,本族语学生倾向于使用各种see加名词的表达方式,例如see figure,see section,see table,see appendix。当汇报信息时,本族语学生多使用动词suggest,而二语学生多使用show。在表达观点想法时,中国学生多使用claim,而本族语学生更频繁地使用argue。至于情态动词的使用,中国学生多使用can,should,will,而本族语学生多使用may,could,might,would.3.总的来说,本族语学生多倾向于使用多种形式的表达,而且使用承担较少责任的说辞,而中国学生则多使用一些常见的表达,选择了承担更多责任的词汇。这些不同可能是由于中介语,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据素体现的人际功能或者是硕士论文的类型特征原因造成。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本文相对客观地对比了本族语学生和中国学生在言据性方面的不同,并且分析了可能的原因,某种程度上为二语学者撰写学术论文和语言教学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让信息在社会市场经济发挥出的作用与以往相比明显突出,市场经济单纯依靠自由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良好的效应,易导致市场失效,而失效的表现就是信息不对称。在
随着电商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递服务已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低碳环保又逐步成为消费者日益追求的高品质生活方式之一。本研究对目前市面上的快递包装进行调研、总结,在掌握了快递
目的研究以泽泻方加减组成的平糖方对改善高脂喂养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高脂大鼠,随机分为高脂模型组和中药组,以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观
如今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一种新兴的跨文化交流方式,即一系列的在线免费交流外国影视媒体资源,翻译其成本地语言,并自愿添加译语字幕的非营利性行为,语言的翻译皆由影视剧迷完
在大力推进⒊中国文化走出去⒋的历史背景下,推介蕴含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作品更为重中之重,《牡丹亭》作为中国戏剧代表作,其传播虽可称为中国戏剧典籍中相对最为成功的
文章结合实践,探讨了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中将"行政事务管理实习"作为开展研究生"三助"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提出了该项工作的意义、做法以及取得的实效。
系统信噪比一直是制约激光探测武器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为提高系统探测信噪比,利用阿达玛变换方法,在计算模板大小(17.48×17.48mm)和码元数N=255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Sn循环
交替口译中的笔记已经受到口译界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但是对于笔记如何记录的问题,学者们只是提出了一些经验式的总结,比如笔记符号,笔记的格式等等,但是没有系统研究
科技伦理困境是人们面对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人类生活何以平衡的谨慎思考。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技术也成为了人类生活中的重大伦理危机之源,科技伦理困境背